顱內動脈瘤需要做哪些檢查?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壁局部的異常膨出或擴張,主要因動脈管壁局部缺陷和管腔內壓力增高而發生,常被醫生形象地比喻為“車胎鼓包”了。該病可見于任何年齡,吸煙、酗酒、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均是顱內動脈瘤的危險因素。動脈瘤常不知不覺地生長出來,癥狀并不典型,患者甚至可能沒有任何感覺。然而,這就像在大腦里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樣,一旦破裂出血相當危險,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
顱內動脈瘤需要做哪些檢查?
1、確定有無蛛網膜下腔出血。出血急性期,CT確診SAH陽性串極高,安全迅速可靠。出血一周后,CT不易診斷。腰椎穿刺可能誘發動脈瘤破裂出血,故一般不再作為確診SAH的首選。
2、因顱內動脈瘤多位于顱底部WiLLis動脈環,直徑小于1.0cm的動脈瘤,CT不易查出。直徑大于1.0cm,注射對比劑后,CT掃描可檢出。MRI憂于CT,動脈瘤內可見流空。MRA可提示不同部位動脈瘤,常用于顱內動脈瘤篩選。三維CT(3D-CT)從不同角度了解動脈瘤與載瘤動脈的關系,為手術夾閉動脈瘤決策提供更多的資料。
3、腦血管造影是確診顱內動脈瘤必須的檢查方法,對判明動脈瘤的準確位置、形態、內徑、數目、血管痙攣和確定手術方案都十分重要。DSA更為清晰。經股動脈插管全腦血管造影,可避免遺漏多發動脈瘤。病情在三級以下,腦血管造影應及早進行,三級和三級以上病人可待病情穩定后,再行造影檢查。及早造影明確診斷,盡快手術夾閉動脈瘤,可以防止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首次造影陰性,可能因腦血管痙攣而動脈瘤未顯影,高度懷疑動脈瘤者,應在3個月后重復造影。
需與星形細胞瘤、垂體瘤、顱咽管瘤鑒別:
1。星形細胞瘤:下丘腦或視交叉星形細胞瘤亦為鞍上占位,但形態不像動脈瘤規則,而且強化不如動脈瘤明顯。
2。垂體瘤:向鞍上生長,常呈葫蘆狀,動脈瘤可有類似表現。但動脈瘤一般無鞍底下陷,正常垂體結構亦保存。
3。顱咽管瘤:以青少年多見。當為實質性腫塊時,與動脈瘤可有類似改變,但其鈣化多見,強化常不及動脈瘤明顯。
(責任編輯:陳立榮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房顫治療新進展,從藥物到手術全解析
2024-10-28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