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顱內動脈瘤的檢查是什么?
顱內動脈瘤系指腦動脈壁的異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見原因。病因尚不甚清楚,但以先天性動脈瘤占大部分。任何年齡可發病,40-66歲常見。對于動脈瘤破裂造成的陳舊性蛛網膜下腔出血,MRI也能顯示,表現為腦表面鐵末沉積征,即在T2加權像上呈明顯的線樣“鑲邊”影。而CT則不能明確地顯示出是否有過蛛網膜下腔出血或動脈瘤是否有過破裂出血。
確診顱內動脈瘤的檢查是什么?
顱內動脈瘤的最后確定診斷有賴于腦血管造影。凡病人有蛛網膜下腔出血、自發的Ⅲ~Ⅳ腦神經麻痹或后組腦神經障礙等,均應行腦血管造影檢查。造影能顯示動脈瘤的部位、大小、形態、數目、囊內有無血栓,動脈硬化及動脈痙攣的范圍、程度,有無顱內血腫或腦積水,瘤蒂大小及是否適于夾閉等。此外還可了解血管的正常與變異、側支循環。做一側頸動脈造影時壓迫對側頸部頸動脈,或行椎動脈造影時壓迫頸動脈,能觀察前交通支或后交通支的供血情況,作為術中能否暫時或永久阻斷頸動脈或椎動脈的參考。約16%的動脈瘤內有血栓形成、動脈瘤與動脈影像重疊、或動脈痙攣使動脈瘤不顯影。第一次血管造影未顯影,在幾天或幾周后再造影時約有20%的動脈瘤可再度顯影。所以反復造影、多位像投照有時是必要的,應行四(雙側頸動脈和雙側椎動脈)血管造影,以免漏掉動脈瘤或漏掉多發動脈瘤。前交通支動脈瘤多由一側大腦前動脈供血,作對側頸內動脈造影時壓迫病側頸動脈,可能使兩側大腦前動脈皆顯影而動脈瘤不顯影。所以對這種病例只行對側頸內動脈造影,可能會將動脈瘤漏掉。
關于血管造影時間,Ⅰ~Ⅱ級者可盡早造影,一般認為出血后3天內造影并發癥最少,第4天開始增加,2~3周最高。臨床癥狀為Ⅲ~Ⅳ級而懷疑有顱內血腫者也應盡早造影。Ⅴ級者可做CT或MRI檢查以排除血腫和腦積水,以免造影加重癥狀。還有人主張除Ⅴ級者外,皆應盡早行血管造影,以利盡早手術,防止再出血。不過5h內做血管造影,容易造成再出血。
顱內動脈瘤MRI檢查
(1)在動脈瘤出血急性期應先做CT掃描,MRI難以查出很早期的急性腦內血腫與蛛網膜下腔出血,但高場強及重度T2加權像時,MRI也能發現很早的急性出血。
(2)對于無癥狀的有少量滲血而未破裂的動脈瘤,MRI可以查出并對預測動脈瘤破裂有重要價值。
(3)對于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造影陰性者,MRI診斷價值最大,因為這類動脈瘤體積小,屬于血栓性動脈瘤,腦血管造影難以充分顯影,MRI卻能準確地顯示出動脈瘤的位置。
(4)懷疑蛛網膜下腔出血而CT掃描陰性者,MRI十分有用,因為亞急性(出血量少)與慢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密度)后釋放的正鐵血紅蛋白在T1與T2加權像上均呈高信號。
(5)對于多發性動脈瘤出血,CT能顯示出血但不能指出出血的具體動脈瘤、腦血管造影對判斷出血的動脈瘤亦不夠準確,而MRI則能顯示出出血的動脈瘤。
(6)對于動脈瘤破裂造成的陳舊性蛛網膜下腔出血,MRI也能顯示,表現為腦表面鐵末沉積征,即在T2加權像上呈明顯的線樣“鑲邊”影。而CT則不能明確地顯示出是否有過蛛網膜下腔出血或動脈瘤是否有過破裂出血。
(7)MRI可直接顯示動脈瘤,并可顯示動脈內的血流。在T1與T2加權像上。瘤體是無信號,動脈瘤內血栓在T1與T2加權像上呈高信號,瘤壁呈環狀低信號。
(8)巨大型動脈瘤在MRI上呈混雜信號,即血流與渦流呈無信號。鈣化呈無信號,血栓呈高信號,含鐵血黃素呈低信號等。
(責任編輯:陳立榮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房顫治療新進展,從藥物到手術全解析
2024-10-28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