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動脈瘤患者術后護理常識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壁局部的異常膨出或擴張,主要因動脈管壁局部缺陷和管腔內壓力增高而發生。顱內動脈瘤系指腦動脈壁的異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見原因。病因尚不甚清楚,但以先天性動脈瘤占大部分。任何年齡可發病,40-66歲常見。可通過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術后護理措施大家要了解。
顱內動脈瘤患者術后護理:
1、一般護理:抬高床頭15~30°,以利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術后絕對臥床2天,限制體力活動3~4周,以防彈簧栓子移位;給予下肢尤其是腓腸肌處環狀按摩,以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吸盡分泌物,定時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保持大便通暢;做好口腔皮膚護理,按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留置導尿管者應保持其通暢,按時進行膀胱沖洗和尿道口消毒,防止并發癥發生。
2、病情觀察:觀察生命體征,盡量使血壓維持在一個穩定水平;避免一切可以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如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劇烈運動、用力排便或咳嗽等;注意觀察病人瞳孔的大小、對光反射情況,動態觀察意識的變化,并做好記錄。
3、穿刺點的護理:本組穿刺點均為股動脈,術后穿刺部位加壓包扎后予以沙袋壓迫8h,嚴密觀察穿刺肢足動脈搏動情況及下肢溫度、顏色和末梢血運情況,觀察穿刺局部有無滲血及血腫、瘀斑形成。
4、癲癇的護理:減少刺激,防止癲癇發作,安裝好床檔,備好搶救用藥,防止意外發生,盡量將癲癇發作時的損傷減少到最小。
5、介入栓塞治療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術后予尼莫通2周,以防止TIA的發生,并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化;注意觀察肢體活動、感覺情況及神經功能缺失癥狀,以便發現彈簧栓子位置不當,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生,以便及時處理。
(責任編輯:陳立榮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房顫治療新進展,從藥物到手術全解析
2024-10-28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