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和抑郁是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如果說,飲食結構不合理、吸煙酗酒、整天忙碌缺乏休息的人易患心臟病,大家都會認可。但如果說,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也會并且非常容易導致心臟病,即使在醫生群體,也會有部分人說“NO”。 其實,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經常焦慮、抑郁,你的心臟就很可能生病。
美國威克福雷斯特大學老年病學家布倫達·彭寧斯對2847名年逾55歲的人—(其中有一部分是心臟病患者)追蹤研究了4年,探討抑郁對心臟的影響。結論是:嚴重抑郁者死于心臟病的幾率,至少三倍于一般人。即使只輕微抑郁,死于心臟病的幾率也比常人高出50%。
大多觀察顯示,患有抑郁癥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增長2倍,并且心肌梗死的患者約有45%左右伴發輕度或中度抑郁癥,而抑郁癥明顯增加了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及其死亡率。臨床報告顯示,抑郁者血小板比較容易凝結,形成血栓;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大量化學介質分泌,造成血管內斑塊不穩定。心理的不平衡也會造成神經內分泌失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發脈搏和血壓上升。同時,抑郁的人往往運動少,飲食也不正常,這也是抑郁患者心臟病高發的原因。
新近一項對200名46-55歲中年人長達一年的調查也顯示,消極的心理情緒如抑郁、焦慮和憤恨等,均會對心臟造成損害,特別會引起冠心病。這項調查測試的心理要素包括抑郁心情、焦慮、悲觀情緒、胡思亂想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結果表明,這些因素每上升1分,患心臟病的危險就增加5個百分點。
那些焦慮程度排在前15%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比普通人高30%~40%。平時我們都是通過檢查血壓、肥胖、膽固醇、年齡、吸煙和血糖水平以及其他心臟血管問題來確定病人是否患有心臟病,但很少有人將情緒焦慮考慮進去。長時間的情緒焦慮意味著患心臟病的風險加大,其實這并不奇怪,焦慮產生時的生理反應跟心肌梗塞產生時的信號和變化很相似。焦慮會引起血液中腎上腺素和其他緊張激素大量涌出,給身體造成明顯的不良后果,如呼吸加重、心跳過快、血壓升高等,嚴重時還會引起冠狀動脈血管痙攣、阻塞而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
看來,無痛、無風險和低成本的心理學介入治療是防治心血管疾病非常安全有效并經濟的手段,應該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膳食、適當運動等)的同時加以實施。或許未來某一天,治療心臟病的情景會是這樣:心血管學家、營養學家、心理學家、患者以及患者的家人坐在一起,聽著輕松的音樂,談著和諧的話題,愉快合作攻克心臟頑疾。
(責任編輯:徐蓓蓓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