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有八大禁忌 預防冠心病鍛煉減壓不抽煙
所謂的治病就是需要“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特別是對于冠心病患者,護理比治療來的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如何自我護理呢?哪些習慣是需要禁忌的呢?
一、忌脫水
一些中老年人沒有定時喝水的習慣,反而等到渴了想喝時才喝,其實這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脫水”了。老年人平時要養成定時喝水的好習慣。
老年人(特別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脫水導致血液濃度升高,達到一定程度會出現血凝傾向,導致缺血或心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二、忌生氣、發怒
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指揮人的一切,如果過分激動緊張,中樞神經的應激反應會使小動脈血管異常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增強,從而產生缺血缺氧現象,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三、忌煙酒
吸煙者冠心病的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3倍。常飲烈性酒,可因酒精中毒導致心臟病和高脂血癥。過多的乙醇還可使心臟耗氧量增多,加重冠心病。
四、忌口腔不衛生
如果口腔不衛生或患有牙周炎等牙病,口腔中的革蘭陽性桿菌及鏈球菌就可能進入血液循環,使小動脈發生痙攣或血栓,導致心肌梗死。
五、忌過飽
過飽后胃可以直接壓迫心臟,加重心臟負擔,還可以導致心血管痙攣,甚至發生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平時宜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只能吃到七八分飽。
六、忌超負荷運動
老年人應從客觀實際出發,運動要量力而行。人在安靜狀態心肌每分鐘需要300毫升左右的血液供應;體力活動心肌每分鐘需要的最大血量會高達2000毫升左右。超負荷的運動量增加心臟負擔,極易導致心腦血管急劇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七、忌缺氧
一般而言,一天中除戶外活動或有氧運動的吸氧量符合生理需要外,其他時間的吸氧量往往不足。冠心病患者就會出現胸悶等癥狀。長期供氧不足會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
所以,冠心病患者要經常對房間通風換氣,當心胸有不適感時,立刻緩慢地深吸幾口氣。出現心絞痛時,除服用急救藥外,應立刻深吸氣,家中備有氧氣瓶的則吸氧幾分鐘,可以緩解心絞痛,減少心肌細胞的死亡。
八、忌嚴寒和炎熱
嚴寒季節,冠心病患者不要忽視手部、頭部、面部的保暖。如果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加快心跳或冠狀動脈痙攣。此外,寒冷還可使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壓升高。冠心病患者冬季外出活動時最好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早上洗漱用溫水;洗衣洗菜時不要將手長時間泡在涼水里。
炎熱時,人體血液循環量大幅度增多,會使交感神經產生興奮,心跳加快,加重心臟的額外負擔。
預防冠心病:鍛煉減壓不抽煙
1、多鍛煉
對于工作叫忙碌的人而言,也沒有必要專門騰出時間去運動,只要從生活細節做起,就能起到鍛煉效果。比如少坐電梯、多走路。
2、控制飲食
管住嘴,喜歡吃的吃一半,不想吃的干脆不吃。這樣,食物攝取量就減少了很多,既保護了心臟,也沒有太虧待自己的嘴。
3、給心臟減減壓
心事太重,心臟的負擔就會加重,患病風險也變大。因此適時為心臟減減壓也成為預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壞心情疏散法:如果遇到壞心情,先是緩沖一下,不去立刻面對這個事情,讓時間去稀釋這些不愉快的回憶,最后,把剩下還殘存在記憶中的不愉快淡化掉,這樣,壞心情就不太會傷害心臟了。
同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別較勁、別算計,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做事情算計太多也很“傷”心,問心無愧就很好。
4、遠離吸煙
為了減少冠心病的患病風險,大家最好不要抽煙,也最好別讓周圍的人抽煙。吸煙比高血壓更損害心臟,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導致冠心病。
5、及時就醫
有病不能拖,不舒服別硬扛。很多病都是拖出來的,要珍惜自己的身體,有不舒服的地方要盡早檢查,盡早發現問題。找正規醫院的醫生去治療,特別是心臟,不舒服一定不要硬扛,否則后患無窮。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