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限鹽不僅限食鹽 6種情況高血壓易上位
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在迅速上升,主要的致病因素有四點:性別與年齡、不良生活習慣、壓力大和性格。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它的病因,積極做好預防。
全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大約有2.3億,其中高血壓就占了2億,這可見目前高血壓疾病的普遍性,而該病多發于老年人群,成為了威脅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一項重要疾病。此外,高血壓也很容易造成各種危險的并發癥,對心、腦、腎的危害極大。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導致高血壓的發病率在迅速上升,已經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視。下面,就看看造成血壓升高有哪些罪魁禍首。
1、性別與年齡
由于女性的生理周期比較特殊,在更年期之前,女性患高血壓的概率多于男性,但是到了更年期之后,發病率就會迅速上升,甚至會遠遠超過男性。
2、不良的生活習慣
現在不少朋友的生活過得是多姿多彩,但這“多姿多彩”的生活,往往會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這都可能會造成血壓升高,尤其是飲食對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攝入過多的鹽、大量飲酒、大量吸煙、攝入過多的脂肪,這些均可引發高血壓。另有研究表明有經常熬夜習慣的人易患高血壓病,甚至發生中風,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時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壓比例低。
3、工作生活壓力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加上物價漲、房價漲,導致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容易造成人體內部發生一系列變化其中,體內的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它們會引起血管的收縮,心臟負荷加重,引發高血壓。
4、性格
性格與高血壓的發生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性格脾氣急躁的人更容易發生高血壓。比如說一些促使血管收縮的激素在發怒、急躁時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縮便會引起血壓的升高。
以上四種是高血壓較為常見的致病因素,由于高血壓的病因比較復雜,而對于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則是由其他疾病所引起,而常見的高血壓都是原發性的,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它的病因,積極做好預防。
6種情況高血壓易“出軌”
高血壓患者由于血管長期承受的壓力較大,使血管處于痙攣狀態,以致血管彈性下降,脆性增加,如果此時由于某種原因促成血壓驟然增高,就易造成腦血管破裂而發生腦溢血,這對高血壓患者來說,無疑是最致命的打擊。因此,高血壓患者應盡量避免血壓驟升,尤其在下列情況下,更應小心謹慎。
高血壓患者由于血管長期承受的壓力較大,使血管處于痙攣狀態,以致血管彈性下降,脆性增加,如果此時由于某種原因促成血壓驟然增高,就易造成腦血管破裂而發生腦溢血,這對高血壓患者來說,無疑是最致命的打擊。因此,高血壓患者應盡量避免血壓驟升,尤其在下列情況下,更應小心謹慎。
1、情緒激動時。情緒變化是引導血壓突然升高的最常見原因。人們都知道,生氣、著急、驚恐可使血壓突然升高,但往往忽視過分高興也同樣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心理醫學研究表明,生活中的“壞事”和“好事”都會引起情緒激動,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不但要避免生氣、著急,也要防止“樂極生悲”。
2、屏氣排便時。下蹲大便時,由于體位改變和用力,腹壓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因之血壓隨之上升。如遇大便干燥,患者屏氣排便時,全身肌肉收縮,血管也收縮,胸腔和腹腔壓力增大,致使較多的血液充盈顱內血管。此時靜脈回流受阻,顱內血管壓力劇增,常常導致腦溢血發生。為了防止便秘對高血壓患者的危害,老年人應多吃蔬菜、粗糧、多飲水,每天定時排便,并經常按摩腹部。高齡患者最好坐位排便。
3、氣溫驟變時。高血壓患者多為老年人,而老年人對環境溫度變化的耐受性明顯降低。當遇到寒冷刺激時,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多,血液循環加快以抵御寒冷。然而,腎上腺素增多會使血管收縮,從而引起血壓明顯上升。醫學研究表明,每當寒潮過境之時,便是腦溢血多發之日。因此,冬春季節,高血壓患者尤應做好避寒保暖工作。
4、煙酒過量時。每逢佳節或喜慶的日子,以酒待客,以煙會友是人之常情,但過量煙酒是導致中風的重要原因。煙酒可直接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這對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此,中老年人均應控制煙酒量,以防不測。
5、使用某些藥物時。施行外傷縫合、拔牙時所用的麻醉藥可使血壓升高;關節炎患者服用的消炎痛也可使血壓明顯上升,很可能誘發高血壓危象。故而,高血壓患者因其他疾病就醫時,應向醫生說明病情,防止用藥導致血壓驟升。
6、突然停用降壓藥時。有報道,每天服用可樂寧(中樞性降壓藥)超過1.2毫克的14名高血壓患者,在突然停藥后有7人發生出汗、頭痛、失眠、臉部潮紅和血壓回升的癥狀,有的血壓比治療前還高很多。這是“停藥反跳”現象。所以高血壓患者停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量,以防“功虧一簣”。
此外,性生活時由于情緒高漲、心跳加快,血壓也會有明顯的升高。故當收縮壓超過170毫米汞柱時,應盡量避免性生活。
高血壓限鹽不僅限“食鹽”
老人家平時吃的味精和饅頭里都含有“鹽”。加上平時攝入的食鹽,總的鹽量已經超標了。他大吃一驚,怎么味精、饅頭里還含鹽?
我國統計資料顯示,35歲到74歲人群中,高血壓發病率為27%以上。2005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認為,我國高血壓防治進入關鍵階段。高血壓作為獨立疾病,已成為我國人民面臨的主要危害。
大英帝國理工學院等科研機構科學家對世界52個國家和地區約1萬人的調查研究表明,吃鹽過多與高血壓有著直接的聯系。我國西安醫科大學“八五”課題組經過8年隨訪研究,認為高血壓雖然有遺傳因素,但后天攝入鹽超量也是重要原因。鹽敏感者攝入較多鹽后血壓會升高。因此,鹽敏感者只要控制鹽量便可有效預防高血壓。國內外的科學研究都證明,食鹽攝入過多,即北方人講的“口重”,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限制食鹽的攝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食鹽不應超過6克,大約為一般礦泉水瓶蓋的一半量。
但是,一位老朋友多年來嚴格按照這個標準執行,可是血壓還是升上來了。而且沒有高血壓家族史,也排出了遺傳因素。他不喝酒不抽煙,工作也不緊張,一直按部就班地上下班。我們知道,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進一步了解他家日常生活后,確認與吃有關。為了調動因味淡引不起的食欲,他家便在做菜時多加味精和香油。他又是山東人,愛吃發面饅頭,特別是手工使堿的饅頭就成為他家主食。
專家解釋道:老人家平時吃的味精和饅頭里都含有“鹽”。加上平時攝入的食鹽,總的鹽量已經超標了。他大吃一驚,怎么味精、饅頭里還含鹽?
我們知道,食鹽的化學名稱是氯化鈉。當身體里氯化鈉攝入過量時,鈉和氯離子引起細胞外液增多,使鈉和水潴留,細胞間液和血容量增加,血壓升高。而味精中也含有鈉,做饅頭使的堿里也含有鈉。含鈉的食品還有許多,如我們經常接觸的有酸菜、醬油、紅腸、豆腐腦、蜜餞、泡菜以及蘿卜、茼蒿、大白菜、菠菜等蔬菜。專家把這類食品稱為“隱形鈉鹽”,大量食用也會增加總的鹽攝入量,使血壓增高。世界衛生組織曾建議每人每日6克食鹽的量,應該把這部分“隱形鈉鹽”也計算在內。這樣算下來,實際每人每日“純攝入量”要比6克少得多。
有的資料介紹,平日賣的使堿饅頭一個約含一克的鹽。他一天吃三個饅頭就是3克,加上味精、醬油等含鈉鹽的其他食品的含量,鈉鹽日攝入量肯定大大超標。
可是,我家其他人都是一個鍋里吃飯,他們血壓為什么沒有升高呢?那個朋友又提出了新問題。專家解釋道:那是因為人有對食鹽敏感者和不敏感者之分。醫學研究發現,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對鹽敏感,稱為鹽敏感者。食鹽敏感者長期超量攝入鈉鹽,血壓會有明顯升高。同樣,如果長期節制攝入鈉鹽,血壓也會降下來。但專家也告誡鹽不敏感者,過量食鹽也不利健康,只是反應較緩慢而已。
食物中含“鹽”的品種那么多,生活中又怎么一一去鑒別?這也不必擔心。這如同一個人在顯微鏡下看到處處是細菌,感到非常可怕一樣,世界上許多事物都處于一種平衡狀態,只要不去人為地打破這種平衡,世界就會平和順暢。食物中有含鈉多的,也有含鉀多的,含鈣多的,含鎂多的。人體是一個小化工廠,各種原料在這個化工廠里達到平衡地進行化學反應。鉀鹽可以置換鈉,促進膽固醇排泄,增加血管彈性。鈣鹽對心血管也有保護作用。而鎂鹽通過舒張血管可以達到降壓作用。所以,在吃含鈉多的食物時,要補充含鉀、鈣、鎂多的食物,使它們互相抵消,保持體內離子平衡。
含鈣多的食物大家比較熟悉,這里就不介紹了。含鉀多的食物有馬鈴薯、南瓜、葡萄干、杏、香蕉、芒果、橘子、海帶和烤紅薯等。含鎂多的食物有綠葉蔬菜、小米、蕎麥面和豆制品等。
這件事使我們認識到,養生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識,切不可聽風是雨,走入誤區。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爺爺心律失常,能服苯巴比妥片嗎?要長
2024-10-24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否用牛黃解毒丸?
2024-10-24服用螺內酯片血壓不穩,能否換藥?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氣血不足服用復方丹參片效果如何
2024-10-24心力衰竭能用托伐普坦片治療嗎?
2024-10-24服用復方利血平為何會致性功能減退?
2024-10-24珊瑚七十味丸對冠心病治療效果及副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