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喘不過氣警惕心衰 預防心衰注意自我保健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倡議將每年的11月26日定為“全國心力衰竭日”。2015年11月26日是我國首個“心力衰竭日”,主題是“認識心衰,規范防治”。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專家結合國內外專家最新的臨床經驗,總結了心衰的十大主要癥狀。專家提醒,如果出現以下癥狀,要及時到心內科就診。
十大心衰癥狀要小心
1。氣短(特別是睡覺或躺下時)
半夜或早晨起床時感覺無法深呼吸或者喘不過氣來。特別是用力或躺下時,胸口有壓迫感,無法深呼吸,只有坐起身才能喘口氣。很多患者不得不墊高枕頭或選擇在椅子上睡覺,這樣才感覺更舒適些。
2。胸口重壓感或“下沉感”
這是心衰的早期癥狀。但是初次出現這種感覺的時候,很多患者不知如何處置,而且很難描述這種異常感覺。很多患者會感到胸口有重物壓迫,類似于“溺水”感,還有些患者在深呼吸的時候感覺肺部似乎充滿液體。少數患者感覺胸痛。
3。感覺衣物和鞋子過緊
衣服鞋子變得很緊和虛胖是浮腫的標志,而浮腫是心衰的早期癥狀之一,但是往往難以識別,因為浮腫可能會發生在很多不同的身體部位。腰圍莫名增大,臉和脖子突然變得又圓又胖,都應提高警惕。
4。心悸或心跳不規律
心跳過快、心律不齊、心悸等是心衰的常見癥狀。患者會感覺心跳過快過猛,往往會同時伴有恐慌似的緊張感。其他類似心跳不規律問題,包括房顫,如不及時治療相當危險。
5。食欲不振
飯后很長時間仍然有飽腹感,可能同時伴有惡心、便秘,感覺胃部不適或腹痛。胸腹部有壓迫感,吃東西后感覺不適。疲勞也會導致心衰患者食欲不振,咀嚼食物都感覺很累。
6。頭昏、頭暈
頭昏或頭暈目眩是心衰最常見的癥狀,患者感覺整個世界都在轉,常見并發癥狀還有惡心或暈車感。如果伴有心悸或心律不齊,應及時就醫。
7。焦慮不安
呼吸急促、思緒不停、手心出汗、心跳加快都是焦慮的跡象。有些患者會把焦慮或壓力誤當成主要原因,忽視心衰。
8。咳嗽
咳嗽也是心衰的一大癥狀,但是容易與流感或普通感冒混為一談。心衰型咳嗽很少像感冒咳嗽那樣多發生于嗓子,有時會咳出白色泡沫或痰,并可能帶有血絲。心衰更容易導致干咳,平躺或者起身的時候,咳嗽加重。
9。容易疲勞或始終感覺渾身乏力
用力時或用力后,患者氣喘吁吁或感覺喘氣困難。走一段路、起身或吃一頓飯都會讓心衰患者倍感疲倦。患者躺下后,胸口就開始產生“下沉感”,之后變得焦慮且無法入睡,形成惡性循環。
10。少尿、浮腫
心衰患者由于心輸血量降低,體循環淤血,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腎血流不足,從而導致24小時的尿量減少,而夜尿相對增多。這是因為在夜間平臥休息狀態下,回心血量增加,因而尿量相對增加。與腎臟病不同的是,心源性水腫多是從人體下垂部位(如足踝、小腿)開始,且呈凹陷性水腫,而腎性水腫常常首先出現在面部。另外,心源性水腫的尿常規多屬正常,而腎性水腫的尿常規常有白蛋白。
預防心衰要注意自我保健
對于有心血管病的患者,預防心衰自我保健是十分重要,心血管病患者日常需注意以下四項:
1、定期做心電圖檢查,觀察左心室功能有無障礙,左心室射血分數及心腔有無擴大;
2、積極防治冠狀動脈病變和心肌缺血;
3、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服用ACEI類(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均可降低心衰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4、在積極用藥治療的同時,慢性心衰患者還應該密切注意病情加重的誘因以積極有效應對,如由高血壓心臟病引發的慢性心衰,如果血壓沒有控制好,心衰肯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不健康的飲食,比如飲食失衡,鹽的攝入過多;第三,心衰的各種并發癥,如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等,這些都可能使心衰患者病情加重。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45 歲近一月眼前發黑、夜間眩暈心悸
2024-10-24血壓低服用生脈飲能否加量?
2024-10-24為何冬天血壓較夏天更容易升高?
2024-10-24哪些人群易患妊娠高血壓?
2024-10-24新生兒期心功能不全的誘因有哪些?
2024-10-24心肌炎的危害包括哪些?
2024-10-24動脈粥樣硬化的命名依據是什么?
2024-10-24心律失常是否會危及生命?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