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和情緒關系密切 當心傷心憂慮引發冠心病
冠心病更多的被認為是一種老年人容易患上的疾病,但是近年來不少人還處于青壯年,也患上了冠心病。當然,這和青壯年人群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吸煙的比例增加關系密切,但對于另外一部分沒有太多高危因素的人群來說,情緒可能也是誘發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羅年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介紹說,我國在上世界80-90年代都有對于冠心病和情緒的相關理論,近年來情緒與冠心病的關系更是越來越得到重視。
在羅年桑副教授從業經歷中,就不乏一些與情緒相關的冠心病病例。
案例一:48歲女性家庭變故三年后診斷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多為男性,因為男性更容易產生誘發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而女性在55歲或絕經后才進入冠心病的高發年紀。但在10年前,羅年桑副教授接診了一名48歲的女性患者張女士(化名),張女士沒有高血脂、高血壓和高血糖,身材也較瘦,也沒有絕經,卻診斷出冠心病。經過羅年桑副教授詳細的了解,這很可能是因為情緒的影響,造成了冠心病的發生。
張女士因為家庭出現變故,愛人出事,在三年間天天以淚洗面,不但承受了心理上的痛苦,還要獨自照顧兒子。當張女士出現劇烈的胸痛后向羅年桑副教授求助,在接受冠狀動脈造影后,羅年桑副教授發現張女士心肌缺血嚴重,出現了“三支血管”的現象,也就是說張女士心臟的三條主要血管都發生了病變。
當然,羅年桑副教授幫助張女士進行了支架治療和藥物調整,張女士如今也恢復了健康的生活,目前兒子已經結婚生女,孫女也健康活潑。
羅年桑副教授介紹說,當年還沒有教科書提到情緒和冠心病之間的關系,但因為張女士的案例,羅年桑副教授也開始關注情緒對患者的影響。目前衛計委新版的醫科院校統編教材中已公認,情緒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因為長期情緒不佳會影響到下丘腦,而下丘腦則會影響體內部分激素的水平,從而對心臟血管的內皮功能產生不利的作用,帶來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出現彌漫性的狹窄,冠心病也就可能隨之而來。
案例二:26歲年輕女性因心肌梗塞在家中暈倒
就在最近,羅年桑主任還接診到一位26歲未婚的女性冠心病患者。劉小姐在家中突然暈倒,通過救護車送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后進行了心電圖和冠脈造影的檢查,羅年桑副教授介紹說,劉小姐突然暈倒是因為心臟的一條主要的血管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后形成血栓,造成了心肌梗塞。
原來劉小姐性格內向,因為網戀的問題和母親爭執不休,有半年多的時間在家閉門不出,情緒狀況并不好,這可能是這位年輕女孩發生冠心病的主要原因。
羅年桑副教授表示,在20-40歲的青壯年患者中,很多都不存在常見的冠心病危險因素,但他們發生血管狹窄甚至閉塞的情況依然很多。其中不少患者的發病都和情緒有關,情緒可能導致冠心病的發生時間提前,也可能讓冠心病發病的程度更重。
A型性格更易患冠心病 嚴重情況可導致猝死
如果說情緒會對冠心病產生影響,那是不是說所有人都可能發生冠心病呢?羅年桑副教授表示,根據我國過去的部分文獻資料的總結,A型性格的人比B型性格的人更容易被冠心病侵擾。
A型性格較為急躁,做事激進;而B型性格則慢條斯理,心態平和。我們在運動、工作等活動中交感神經較為興奮,而睡覺休息是則是副交感神經支配。急躁焦慮的性格可能會讓交感神經持續興奮,導致兒茶酚胺這種激素大量分泌,從而刺激心臟和血管。
近期媒體廣泛報道的準大學生被詐騙猝死一事,令羅年桑副主任聯想到這樣一種疾病:心碎綜合癥。這種疾病就是由于某種過度的情緒造成體內激素分泌過多,而引發心臟的不規律收縮,從而引發心臟驟停。如果當時沒有及時做好心肺復蘇,患者就可能這樣失去了生命。這也提醒我們,保持心態平和,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是多么的重要。
焦慮恐懼或致冠心病病情加重 手術后也無需過度擔心
不良情緒可能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還可能在其他方面和冠心病有關。比如有些人產生胸悶的癥狀,害怕是由于冠心病造成的,或是出于對醫院、疾病的恐懼而拒絕去醫院檢查。從而可能使患者產生焦慮、擔心、抑郁等情況。羅年桑副教授表示,如果長期如此,就有可能讓原本不是冠心病的患者發展到動脈硬化、狹窄,或是讓原本輕度的狹窄變得更加嚴重。因此,不管是否是冠心病患者,遇到胸悶等不舒服的情況都應該盡快去醫院就診,即使是冠心病,以目前的醫學水平是完全可以解決的,不需要諱疾忌醫。
當然,已經確診和治療過的冠心病患者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擔憂,特別是擔憂支架手術是否安全和有效。對此,羅年桑教授表示,冠心病最危險的情況是左主干支架手術,這種情況都是完全可以解決的,患者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生存。
羅年桑副教授提醒廣大冠心病患者,患上冠心病、做支架手術后不需要過分擔心,遵醫囑服藥,定期去醫院復診,甚至和醫生借助電話溝通都可以得到指導。情緒不止會影響心臟健康,還可能造成高血壓、消化性潰瘍、增加某些腫瘤的發生率等等。
氣候也影響冠心病病情 冬季天冷注意三個問題
在炎熱的夏季,由于氣溫高,體內的熱量如果得不到發散,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利,冠心病的病人在炎熱天氣的風險相對較高。而秋季天氣涼爽舒適,相對較為安全。到了冬季、冬春季節,天氣開始寒冷,人的血壓普遍上升,對于冠心病患者又是一個挑戰。羅年桑副教授提出,冬季冠心病患者需要重點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注意保暖:寒冷的環境可能加重心臟負擔,南方的潮濕對心臟也有不利的影響,因此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突然的降溫造成血壓不穩。
減壓休息:不少冠心病患者都仍然有自己的工作,在寒冷的冬季,要特別注意調整作息,多休息,盡量減低工作壓力。
藥物調整:心臟的藥物方面不需要太大的調整,但寒冷季節可能會加重消化系統的反應,因此冠心病患者如果消化系統出現不適,可以請醫生適當調配一些消化系統用藥。
指導專家:羅年桑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 副主任醫師
心導管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衛計委冠心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導師、廣東省醫學會內科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心臟重癥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結構性心臟病學組委員。
1994年自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1999年始從事心臟病介入診治工作,專長于冠心病介入診治及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診治。每年完成冠脈介入治療200余例,包括左主干病變、分叉病變、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手術成功率高,并發癥極少。熟練掌握冠心病介入診療常見儀器操作。每年從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50余例,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近三年來多次受醫院指派赴多家醫院開展冠脈介入診療幫扶工作。
特長: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等。專長于冠心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診治。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45 歲近一月眼前發黑、夜間眩暈心悸
2024-10-24血壓低服用生脈飲能否加量?
2024-10-24為何冬天血壓較夏天更容易升高?
2024-10-24哪些人群易患妊娠高血壓?
2024-10-24新生兒期心功能不全的誘因有哪些?
2024-10-24心肌炎的危害包括哪些?
2024-10-24動脈粥樣硬化的命名依據是什么?
2024-10-24心律失常是否會危及生命?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