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心慌要警惕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怎樣護理
持續有6年心律失常房顫的吳媽媽康復出院。通過與吳媽媽和吳媽媽的主治醫師了解到,吳媽媽有房顫表現已經有5年之久,而這么長時間的房顫表現并沒有引起吳媽媽的注意。偶爾的心慌都被吳媽媽認為是年紀大的原因而置之不理直到住院治療前昏倒在地。很多心律失常、房顫患者它的癥狀表現可以是很長期的輕微的,這些癥狀很容易被忽視。長時間以后再治療情況當然會更糟糕,所以我們提醒大家特別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身體不適要學會仔細辨認。
心律失常可發生于各年齡段,但其發生率隨年齡的增長相應增高,老年人發生率可高達90%以上。這是心血管專科專家門診患者就診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既可作為各類心臟病的一種臨床表現,也可以是唯一的心臟異常。心律失常輕者無需特殊治療,但重者表現兇險,可致猝死。
心律失常常見的癥狀和危險:
常見的不適有:發作性心悸、心慌、咽喉部突發堵塞感、胸悶、嚴重時伴有頭昏、黑朦、昏厥。
亦有出現失語,偏癱等腦梗塞的情況。
快速異位心律失常,緩慢阻滯型心律失常和快一慢交替型心律失常。
各種心臟疾病:在沒有先天性心臟病及風濕性心臟病的人群,尤其45歲以上者以冠心病為多見,45歲以下者以病毒性心肌炎為多見。
高度緊張、勞累、情緒過度波動;各種嚴重的細菌、病毒感染;外傷尤其是腦外傷;過飽飲食、吸煙、飲烈性酒、濃茶、咖啡;妊娠、分娩;大量出血 (消化道、呼吸道、外傷性);劇烈運動;劇烈嘔吐、腹瀉致電解質紊亂;以及某些藥物,如阿托品類能使心跳加快,其他如強心藥、利尿劑、減肥藥、各類治療風濕骨病的 ”藥酒“(烏頭堿)、脂肪乳劑、個別抗生素,乃至抗心律失常藥物本身亦可致心律失常。
對心律失常病人護理需要注意以下8個方面:
1、休息。病人心律失常發作引起心悸、胸悶、頭暈等癥狀時應保證心律失常病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休息時避免左側臥位,以防左側臥位時感覺到心臟搏動而加重不適。
2、對心律失常病人的飲食給予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防便秘,避免飽餐及攝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等。
3、用藥護理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時,密切觀察藥物的效果及不良反應,防止毒副反應的發生。
4、向病人講解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常見誘發因素,如情緒緊張、過度勞累、急性感染、寒冷刺激等。
5、指導心律失常病人勞逸結合,有規律生活。無器質性心臟病者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精神緊張、激動。改變不育`網良飲食習慣,戒煙、酒,避免濃茶、咖啡、可樂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排便用力而加重心律失常。
6、說明心律失常病人所用藥物的名稱、劑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應,囑病人堅持服藥,不得隨意增減藥物的劑量或種類。
7、教會心律失常病人及家屬測量脈搏的方法,心律失常發作時的應對措施及心肺復蘇術,以便于自我監測病情和自救。對安置心臟起搏器病人,講解自我監測與家庭護理方法。
8、定期復查心電圖和隨訪,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45 歲近一月眼前發黑、夜間眩暈心悸
2024-10-24血壓低服用生脈飲能否加量?
2024-10-24為何冬天血壓較夏天更容易升高?
2024-10-24哪些人群易患妊娠高血壓?
2024-10-24新生兒期心功能不全的誘因有哪些?
2024-10-24心肌炎的危害包括哪些?
2024-10-24動脈粥樣硬化的命名依據是什么?
2024-10-24心律失常是否會危及生命?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