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看高血脂病因 高血脂的發病機理簡述
高血脂是為病理產物,亦是致病因素,統屬中醫學“痰”的病理范疇,但痰的含義甚廣,高脂血癥僅是痰癥中的一部分,不能認為,凡痰癥皆有高脂血癥的存在,二者的區別在于痰在機體內無處不到到,而高脂血癥僅存在血脈之中。
高血脂發病因素
1、飲食不節:因偏食、恣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成癖、以致脾胃受損、運化失健,聚濕生痰,痰從濁化,誠如《儒門事親》所曰:“夫膏粱之人……酒食所傷,脹悶痞滿,酢心。”
2、情志失調:脾主運化水濕,輸布水谷精微,思慮傷脾,脾虛氣結,升降失司,津液不能輸布,釀聚為痰;又肝膽之疏泄功能與脂質代謝關系更為密切,蓋膽為中精之府,能凈脂化濁,若憂郁惱怒損及肝膽,以致疏泄失度,清濁難分,膽氣郁遏則清凈無權,脂濁難化以致脂質代謝紊亂。
3、年邁體虛: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五液。稟賦不足或因年老,腎氣漸衰,腎陽虛則不能鼓動五臟之陽,火不生土,可衍生痰飲脂濁,肝腎陰虛可滋生內熱,灼津煉液釀而成痰,熬而成脂,遂成本癥。
高血脂發病機理
1、傳統中醫理論:高血脂是為病理產物,亦是致病因素,統屬中醫學“痰”的病理范疇,但痰的含義甚廣,高脂血癥僅是痰癥中的一部分,不能認為,凡痰癥皆有高脂血癥的存在,二者的區別在于痰在機體內無處不到到,而高脂血癥僅存在血脈之中。痰有廣義、狹義、有形、無形之分,而高血脂可通過檢測來確定,是為狹義有形之痰。且血脂系陰精所化,具有粘稠、沉著之性,若血脂過高,則更加粘膩,沉著,又不同于正常之油脂,故可歸納其為“清從濁化,脂由痰生”之病機。
高脂血癥的病因有素體脾虛痰盛;或胃火素旺,飲食不節,恣食肥甘,痰濁內生;或年老體虛,臟氣衰減,陰虛痰滯,終致痰積血瘀,化為脂濁,滯留體內而為病。
病理變化為素體脾虛,痰濕內盛,運化不利,致脂濁郁積。或陽盛之體,胃火索旺,恣食肥甘,致痰熱壅積,化為脂濁。或痰積日久,入絡成瘀,而使痰瘀滯留。或年高體虛,臟氣衰減,肝腎陰虛,陰不化血,反為痰濁,痰積血瘀,亦可化為脂濁,滯留體內而為病。
2、現代醫學研究:血脂主要包括膽固醇(或稱總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在血循環中以非游離狀態存在,和蛋白結合成脂蛋白這樣的大分子運輸。主要的脂蛋白分類---乳糜微粒,極低密度(前-β)脂蛋白(VLDL),低密度(β-)脂蛋白(LDL),和高密度(a-)脂蛋白(HDL)---這些蛋白是緊密相聯的,而分類常就物理化學特性而言(例如電泳移動率及超速離心分離后的密度)。
血中主要的脂蛋白轉運為甘油三酯,乳糜微粒是最大的脂蛋白攜帶者,外源性的甘油三酯經過胸導管到靜脈系統,在脂肪的毛細血管和肌肉組織中,90%的乳糜甘油三酯通過一組特定的酯酶被轉運,乳糜微粒被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進入到脂肪細胞和肌肉細胞中被利用或儲存,這種脂酶快速地使VLDL中的內源性甘油三酯降解,引起中密度脂蛋白(IDL)喪失甘油三酯和脫輔基蛋白,2~6小時內IDL通過分離更多的甘油三酯而進一步降解成為LDL,LDL在血漿中的半衰期為2~3天,VLDL為血漿LDL的主要來源。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45 歲近一月眼前發黑、夜間眩暈心悸
2024-10-24血壓低服用生脈飲能否加量?
2024-10-24為何冬天血壓較夏天更容易升高?
2024-10-24哪些人群易患妊娠高血壓?
2024-10-24新生兒期心功能不全的誘因有哪些?
2024-10-24心肌炎的危害包括哪些?
2024-10-24動脈粥樣硬化的命名依據是什么?
2024-10-24心律失常是否會危及生命?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