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會致命 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機制
到底是什么愿意導致了患者患上急性心肌梗死的呢?導致患者患病的原因有很多種,下面就來一一為大家說明吧。
1。基本病因
絕大多數(95%以上)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偶為冠狀動脈血栓、炎癥、先天性畸形、痙攣和冠狀動脈口阻塞,造成管腔嚴重狹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側支循環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礎上,一旦發生下列情況心肌供血進一步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達1h以上,即可發生心肌梗死。
(1)冠狀動脈管腔內血栓形成
①心肌梗死前無心絞痛病史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一般都在70%以下,原管腔較為通暢,該動脈供血的區域無有效的側支循環,血栓使管腔突然完全堵塞,受此血管供血的心肌急性壞死。此類病人發病急驟,癥狀嚴重,心肌壞死常自心內膜下至心外膜下貫通心室壁全層。其梗死部位室壁常變薄向外擴張,在發病1周內易并發心臟破裂,血栓堵塞在冠狀動脈大分支近端,貫通性梗死累及范圍較廣,常發生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及室壁瘤形成。
②原有心絞痛史或陳舊性心肌梗死史者
急性血栓堵塞另一支冠狀動脈,不僅使其供血部位發生急性心肌壞死,并阻斷了提供原缺血和陳舊心肌梗死部位的側支循環,使病情較前更為嚴重。
③多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在某支冠脈斑塊已使管腔極為狹窄處發生急性血栓堵塞者,一般既往多有心絞痛史,可因存在一定數量的側支循環對心外膜下心肌起了保護作用,急性堵塞所致的心肌壞死可能僅限于心內膜下心肌,呈多發灶性壞死,梗死范圍較小,故不易發生心臟破裂及室壁瘤形成。
④在冠脈斑塊處血栓形成不完全堵塞
病人常出現不穩定性心絞痛,也可導致心內膜下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無異常Q波,此時應進行血清心肌酶學檢查,以助診斷。
(2)冠狀動脈痙攣
有的作者在一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發病后12h內做冠脈造影,顯示有冠脈痙攣者占40%,向閉塞冠脈注入硝酸甘油能使閉塞的管腔開放或部分開放,說明該組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脈痙攣造成。
(3)粥樣硬化斑塊內或斑塊下出血
富含脂質的軟斑塊表面的纖維覆蓋帽較薄,加上斑塊的外形,其中脂肪灶處于偏心位置,受血流沖擊易于破裂。除這些易損斑塊的結構以外,由冠狀動脈腔內壓力急性改變;冠狀動脈張力改變;隨著每次心搏冠狀動脈彎曲及扭轉等外界因素都可使易損的斑塊破裂或內膜下出血,誘發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梗死。
(4)心排血量驟降
休克、脫水、出血、外科手術或嚴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驟降,冠狀動脈灌流量銳減。
(5)心肌需氧量猛增
重體力活動、血壓升高或情緒激動,致左心室負荷明顯增加,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量猛增,冠狀動脈供血明顯不足,導致心肌細胞缺血、壞死。
2。發病因素
對于心肌梗死的發病,與所有冠心病一樣,高膽固醇血癥(或低密度脂蛋白增多)、高血壓和吸煙是重要危險因素。
(1)性別與年齡
男性病人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為2∶1~3∶1。絕大多數急性心肌梗死發生于40歲以上的中年和老年人,按國外文獻所載約占總數的95%,個別病人不到30歲,發病率隨年齡而明顯增高。
(2)發病前原有的有關疾病
我國各地報道心肌梗死病例中合并有高血壓占50%~90%,在北京地區1972~1983年有53.1%~70.2%,一般較國外記載的合并率稍高。伴發糖尿病的病例有3.9%~7.5%,較國外大多數報道的稍低。將近半數的病人以往有心絞痛史。
(3)誘發因素
按國內的資料,約1/2~2/3的病例有誘因可尋,其中以過度勞累、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最為多見,其次是飽餐及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少數為手術大出血或其他原因的低血壓,休克與蛛網膜下腔出血等。亦有一部分病人是在睡眠或完全休息中發作。北京一組醫院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數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規律,每年11月~次年1月和3~4月有兩個發病高峰,提示發病與氣候變化有關。
以上就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會致病的因素了,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夠認真的對待這些因素,最好從根源上避免疾病的發生,下面再來看看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機制吧。
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并發粥樣斑塊破裂出血、血管內血栓形成、動脈內膜下出血或動脈持續性痙攣,使管腔發生持久而完全的閉塞,就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1)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與心肌梗死
絕大多數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狀動脈狹窄性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并發管腔急性閉塞所致,而這種閉塞的原因,主要是動脈血栓形成。近年來的研究也肯定了冠狀動脈急性血栓堵塞是導致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當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其內容物暴露,誘發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血管痙攣,使冠狀動脈血流急劇減少時發生心肌缺血,嚴重而持久的缺血引起心肌壞死。急性心肌梗死時,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可高達90%。
(2)冠狀動脈痙攣與心肌梗死
有關機構對290例心肌梗死病人行冠狀動脈造影,發現6.8%病人顯示冠狀動脈正常,考慮心肌梗死由于冠狀動脈痙攣所引起,但不排除原有冠脈血栓自然溶解。持久的冠狀動脈痙攣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痙攣也可因擠壓粥樣斑塊使之破裂或內膜下出血,誘發血小板聚集及釋放血栓素A2和5-羥色胺。進一步血小板聚集和血管痙攣可導致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3)粥樣斑塊內出血及潰瘍與心肌梗死
據新近研究,斑塊破裂后血栓形成有兩種方式:一種為斑塊表面糜爛,破裂處發生血栓即附著于斑塊表面而阻塞血管,導致心肌缺血壞死;而另一種血栓形成是在斑塊深部破裂出血形成血栓逐漸擴大而阻塞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另外粥樣斑塊物質可堵塞遠端的冠狀動脈分支,引起心肌壞死。
(4)交感神經興奮與心肌梗死
應激、過度勞累、精神緊張等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兒茶酚胺,誘發心肌梗死。
2。病理生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改變主要表現為心室受累的一些血流動力學改變、電生理不穩定性以及晚期發生的心室重構等。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壓差大且高壓高應選擇哪些藥物治療?
2024-10-22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原發性高血壓
2024-10-22胸悶氣喘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房顫患者的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心跳 180 次/分醫生建議手術,是
2024-10-22主動脈硬化的成因及應對措施是什么
2024-10-22心臟放支架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引香園亞麻籽油能否降三高?
2024-10-22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