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神經官能癥怎么針灸治療?
心臟神經官能癥,這種疾病大多都發生在青壯年朋友身上,這種疾病對患者朋友造成的危害是特別巨大的,所以患者朋友對這種疾病應該高度重視,及時進行治療,那么對于心臟神經官能癥用針就可以進行治療嗎?下面我們就讓專家一起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問題。
一、體針療法
1、處方:取穴分為五組,第一組取位于背部相關節段內的穴位,如肺俞、噘陰俞、心俞、督俞、T1~T5夾脊穴等,第二組取位于胸部相關節段內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宮等,第三組取位于上肢的相關節段內的穴位,如內關、間使、神門、靈道、大陵等,第四組取位于頭部、下肢的特殊穴位,如風池、三陰交、陰陵泉等,第五組取位于頭部、下肢的特殊穴位,如百會、足三里、太溪等。第一組穴位與第四組穴位同時使用,第二組穴位與第三組穴位、第五組穴位同時使用。這兩種處方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后,選用28.30號毫針,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肺俞、厥陰俞、督俞、T1~T5夾脊穴0.6±0.2寸。向下平刺膻中、玉堂、紫宮1.2±0.2寸。直刺內關、間使1.21±0.2寸,直刺神門、靈道、大陵0.4±0.1寸。向鼻尖方向斜刺風池1.0±0.2寸,直刺三陰交、陰陵泉1.4±0.2寸。向后平刺百會穴1.2±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太溪0.81±0.2寸。
每天針刺1~2次,每次留針30分鐘,留針期間行針3~5次。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穴位用較強刺激手法針刺,捻轉幅度為3~4圈,捻轉頻率為每秒3~5個往復,每次行針10~30秒;第四組、第五組穴位用中等強度捻轉手法,捻轉幅度為2~3圈,捻轉頻率為每秒2~4個往復,每次行針10~30秒。
3、按語:心臟接受來自T1~T5節段的交感神經的支配,根據現代針灸學理論,應當在T1~T5節段內選用穴位。第一組、第二組穴位是分布于胸部前后的T1~T5節段內的穴位。因來自T1的部分纖維參入了正中神經和尺神經的形成,所以上肢的部分穴位(即第三組穴位)也可以治療本病。另外,上肢血管平滑肌分布著來自T2~T5(或T3~T6)的交感神經,這些交感神經與支配心臟的交感神經來自相同或相近的胸髓節段,這也是針刺第三組穴位治療本病的重要解剖生理學基礎。因為心臟神經官能癥是神經官能癥的一種特殊類型,所以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十分重要,第四組穴位中取用了風池,第五組穴位中取用了百會。
二、電針體穴療法
1、處方:與體針療法的選穴相同。取穴分為五組,第一組取位于背部相關節段內的穴位,如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T1~T5夾脊穴等,第二組取位于胸部相關節段內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宮等,第三組取位于上肢的相關節段內的穴位,如內關、間使、神門、靈道、大陵等,第四組取位于頭部、下肢的特殊穴位,如風池、三陰交、陰陵泉等,第五組取位于頭部、下肢的特殊穴位,如百會、足三里、太溪等。第一組穴位與第四組穴位同時使用,第二組穴位與第三組穴位、第五組穴位同時使用。這兩種處方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分為兩步,第一步,進針操作與體針療法一樣;第二步為電針療法操作方法。第一步操作完畢后。在第一組(背部的穴位)與第四組穴位之間,在第三組(胸部的穴位)與第二組穴位、第五組穴位之間,分別連接電針治療儀的兩極導線,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現明顯的局部肌肉顫動或患者能夠耐受為宜。每次電針治療20分鐘,每天治療1~2次。每次電針6~10個穴位即可。沒有接電療儀的穴位,按普通體針療法進行操作。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壓差大且高壓高應選擇哪些藥物治療?
2024-10-22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原發性高血壓
2024-10-22胸悶氣喘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房顫患者的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心跳 180 次/分醫生建議手術,是
2024-10-22主動脈硬化的成因及應對措施是什么
2024-10-22心臟放支架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引香園亞麻籽油能否降三高?
2024-10-22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