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卒中的種類
腦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腦血管堵塞,致使腦血管功能障礙,引起相關癥狀。它是一種危害人民健康,威脅生命,影響勞動力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常見的腦血管病大致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腦中風,中醫名為腦卒中)和出血性腦中風。
缺血性腦中風包括:腦血栓、腦栓塞、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通常表現是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常見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偏癱等癥,易發腦中風的多為中老年人。
1、腦血栓
腦血栓形成,是由于腦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內腔逐漸狹窄乃至完全閉塞所引起的疾病。由于腦血管內有血栓形成,使局部腦組織供血不足,進一步軟化、壞死。根據腦內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癥狀亦不同。
腦血栓是中風發病率最高的,占全部中風病例的半數以上,多發生在55—65歲的中老年人身上,男性多于女性。多在安靜狀態下發病。初期可有肢體麻木、無力、頭暈、頭痛等表現,2—3日內可出現半側肢體失靈、失語、意識障礙、昏迷等情況,嚴重者造成死亡。
腦血栓與腦出血的臨床癥狀有許多相似之處,極易混淆,但治療方案截然相反,前者需溶血,后者需凝血。腦血栓預后比腦出血要好,但一部分病人也會留有偏癱等后遺癥。
2、腦栓塞
腦栓塞與腦血栓差異很大。它的原發病不在腦內,而是身體其他部分(多為心臟與四肢血管)形成的“栓子”進入血管后,流入腦動脈血管,堵塞了管腔,從而發生腦栓塞,使腦組織局部發生缺血、軟化,引起與腦血栓形成的相同后果。什么是“栓子”呢?有血凝塊、脂肪、空氣、心臟瓣膜上的贅生物等。
腦栓塞發病率也很高,發病年齡以20—40歲的中青年為多。它起病急,多無先兆,癥狀和腦血栓形成相似,有頭痛、嘔吐、意識不清、偏癱等癥狀。病人如有風濕性心臟病、心房纖顫、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疾病史,患腦栓塞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多。
3、腦梗塞
腦梗塞是指由于亞急性腦供血障礙所引起的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引起腦組織軟化、死亡。腦梗塞是腦血栓和腦栓塞的結果,由其發展而來。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壓差大且高壓高應選擇哪些藥物治療?
2024-10-22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原發性高血壓
2024-10-22胸悶氣喘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房顫患者的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心跳 180 次/分醫生建議手術,是
2024-10-22主動脈硬化的成因及應對措施是什么
2024-10-22心臟放支架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引香園亞麻籽油能否降三高?
2024-10-22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