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高血壓才會中風嗎?當心這些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腦卒中是可防可控的,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可分為可防治與不可防治的,老化與遺傳基因就是其中不可防治的危險因素,把可控的危險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可減少腦卒中的發生,預防腦卒中。腦卒中可控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不運動、吸煙、肥胖、維生素。
現代人用腦過度、吸煙、工作壓力大、平時不運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常吃煎炸油膩食物、熬夜不注意休息等,都是導致青年人卒中增多的原因。青壯年卒中一般病情較輕,但復發率高,2/3會復發,還有可能因復發而引起癡呆,焦慮抑郁等精神障礙。提醒青年人不要因為年輕而忽視腦卒中的預防,應多了解關注腦卒中的防治知識,及早預防腦卒中。
只有高血壓才會中風嗎?
高血壓是引發腦卒中的頭號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病史者發生腦卒中的幾率比正常人高出1.3到2.4倍。無論是收縮壓升高還是舒張壓升高,都有可能誘發缺血性腦卒中,且高血壓發病時間愈長,腦梗死的發病率愈高。
除了人們熟知的高血壓外,以下疾病都是誘發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心臟疾病。包括冠心病、心房纖顫、心臟瓣膜病等在內的各種心臟疾病,都可能增加腦卒中的發病危險。大約有近半數的老年人腦卒中都是由房顫所致。
糖尿病。糖尿病并發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性腦卒中及缺血性腦卒中的基礎原因。
高血脂癥和肥胖癥。血漿膽固醇水平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有密切關系。降血脂藥物能明顯減少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
低血壓。低血壓的患者也要小心行事,也要小心中風來“找茬”,處于低血壓的人也要時時謹慎,如出現頭暈、站立不穩、甚至暈厥時應檢查血壓。在積極防治動脈硬化和降低血液粘稠度的同時,防止和糾正低血壓,預防腦血栓形成。
此外,短暫性腦缺血,炎癥,以及育齡婦女長期口服避孕藥物、流產或分娩后,由于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波動較大,也有可能誘發腦卒中。
除了上述疾病外,長期吸煙和酗酒也會使血液黏滯并降低腦血管的舒縮功能,從而增加腦梗死的發病幾率。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壓差大且高壓高應選擇哪些藥物治療?
2024-10-22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原發性高血壓
2024-10-22胸悶氣喘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房顫患者的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心跳 180 次/分醫生建議手術,是
2024-10-22主動脈硬化的成因及應對措施是什么
2024-10-22心臟放支架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引香園亞麻籽油能否降三高?
2024-10-22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