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閉塞癥是怎么形成的 患者適合吃什么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慢性退行性病變,在中老年中較為常見。目前的研究表明,脂代謝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大量飲酒、遺傳因素、年齡、肥胖癥和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等10種危險因素均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因此,當年齡大于45歲,并有以上一個或多個危險因素的,就屬于腦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人群。
動脈硬化閉塞癥的主要發病機制可有下列幾種學說
1、損傷及平滑肌細胞增殖學說
各種損傷因素,如高血壓、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栓形成、激素及化學物質刺激、免疫復合物、細菌病毒、糖尿病及低氧血癥等,導致內皮細胞損傷。內皮細胞損傷后分泌多種生長因子、趨化因子,刺激平滑肌細胞(SMC)向內膜遷移、增殖、分泌細胞外基質并吞噬脂質形成SMC源性泡沫細胞,最終形成動脈硬化斑塊
2、脂質浸潤學說
該學說認為血漿中脂質在動脈內膜沉積,并刺激結締組織增生,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在該過程中,內皮細胞損傷、通透性增加及脂質轉運障礙可能起主要作用。
3、血流動力學學說
血流動力學學說
在動脈硬化的發病過程中,血流動力學因素起也起到一定作用,并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部位存在相互關聯。研究證實,動脈硬化斑塊主要是位于血管壁的低切力區。而湍流則對斑塊的破裂或血栓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4、遺傳學說
遺傳學調查顯示本病有家族史者比一般人群高2-6倍,可能是由于遺傳缺陷致細胞合成膽固醇的反饋控制失常,以致膽固醇過多積聚。
動脈硬化閉塞癥吃什么比較好
1、宜多食用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及復合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等),少吃單純碳水化合物(如果糖、蔗糖、蜜糖及乳糖等)。
2、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因維生素C可促使膽固醇羥基化,從而減少膽固醇在血液和組織中的蓄積。
3、宜多吃高纖維素的食物,因食物纖維不易被人體胃腸道所消化,攝入高纖維食物后可改善大便習慣,增加排便量,使糞便中膽固醇及時排出,從而起到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的作用。
4、宜多吃些水產海味食物,如海帶、海蜇、淡菜、紫菜、羊棲菜、海藻之類。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胸悶氣喘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房顫患者的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心跳 180 次/分醫生建議手術,是
2024-10-22主動脈硬化的成因及應對措施是什么
2024-10-22心臟放支架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引香園亞麻籽油能否降三高?
2024-10-22打球后左胸心臟位置肋骨痛且腫,用力呼
2024-10-22高血壓會不會遺傳?
2024-10-22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