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預防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簡稱。是一種由于冠狀動脈固定性(動脈粥樣化硬化)或動力性(血管痙攣)狹窄或阻塞,發生冠狀循環障礙,引起心肌氧供銷需之間失衡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的一種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
冠心病的發病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程度也隨年齡的增長而加重。有資料表明,自40歲開始,每增加10歲,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1倍。男性50歲,女性60歲以后,冠狀動脈硬化發展比較迅速,同樣心肌梗塞的危險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冠心病由于其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嚴重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從而被稱作是“人類的第一殺手”。
隱性冠心病
一、隱性冠心病是不易被人察覺的“殺手”
患者平時無癥狀,自己也不知道已患病。但當跑步、飲酒、過勞、激動、過度吸煙、嚴重失眠、突遭雨淋、長途旅行或性生活至心臟停搏,或者在此基礎上引起冠狀動脈栓塞,造成大片心肌壞死,這種病癥常能引起猝死。
隱性冠心病患者在安靜時做心電圖檢查,有異常的現象不到1/3。所以,在安靜時心電圖正常者并不一定沒有冠心病,必要時應做誘發試驗。正因為冠心病一般無癥狀,故多數人均未采取防范措施,甚至照樣去干那些超出自己體力和精力的事情,這樣就很容易出問題。近年來,隨著對隱性冠心病病因學研究的深入,醫學專家發現了一些可誘發隱性冠心病的危險信號,主要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肥胖、缺少活動、情緒緊張和過分激動等。
二、防止隱性冠心病的發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控制體重,多動比少食更重要。
2、要避免超負荷運轉。人到中年,各種器官明顯退化,應學會調節生活節奏,張弛相間,千萬不能長期使體內的“發動機”總在全速運轉。
3、應定期檢查身體??梢酝ㄐ碾妶D檢查,尤其是動態心電圖已成為廣泛有效而簡單的診斷方法。日本某大公司對25歲以上的人員進行有關檢查,發現將近1/3的人患有此病。定期檢查對早期發現疾病是相當重要的。中年是豐收之年,若要防止隱性冠心病,就要力求做到動而不過,食而不膩,壯而不胖。
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什么樣的人容易患冠心病呢:經過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以下諸因素與冠心病的發病有關,這些因素稱之為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或危險因素:
1、年齡: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與年齡關系密切,多在40歲以后發病,每增加10歲,患病率遞增約1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隨年齡增大。
2、性別:冠心病多見于男性,男女比約為2-5:1。
3、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可能造成代謝缺陷,發生高脂血癥,內膜損傷、肥胖、高血壓等,這些均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促發冠心病。
4、體重:許多資料表明肥胖者易患冠心病。
5、高脂血癥:人群研究結果亦表明,高血脂的人群冠心病患病率高。尤其是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者,冠心病患病率高,兩者呈正相關。
6、高血壓:高血壓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較血壓正常人高2-3倍左右。高血壓使血管內壓力升高而損傷內膜,并可加速血漿進入血管壁,從而促進血漿脂質在內膜中沉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7、吸煙:現已公認,吸煙對心血管有不良影響,它僅次于高脂血癥與高血壓,為冠心病的第三大危險因素。
冠心病的一級預防
冠心病的一級預防——即對危險因素的干預。公認的冠心病危險因素包括:男性,有過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煙、高血壓、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濃度經重復測定仍< 0.9毫摩/升(35毫克/分升)、糖尿病,有明確的腦血管或周圍血管阻塞的既往史,重度肥胖(超重≥30%)。除性別與家族史外,其它危險因素都可以治療或預防。
1。血壓升高、高膽固醇血癥和吸煙被認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三個危險因素。目前強調在抗高血壓治療時需同時注意控制其它危險因素,因為血壓升高易伴有高血脂、高血糖、纖維蛋白原升高以及心電圖不正常。
2。降低血清膽固醇實驗表明,只有維持較長時間的理想膽固醇水平,才能達到預防冠心病的發病或不加重冠心病的目的。建議主要通過非藥物途徑在人群中預防血脂升高。首先,應廣泛開展衛生宣傳。血清總膽固醇水平與冠心病有極顯著的相關性。當總膽固醇在5.2~6.21毫摩/升(200~239毫克/分升)或(和)LDL-C為3.4~4.1毫摩/升(130~159毫克/分升)時,可采取非藥物的干預,總膽固醇≥6.24毫摩/升(240毫克/分升)的高膽固醇血癥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采取藥物和非藥物兩種降脂措施。
3。宣傳戒煙和勸阻不吸煙應采取各種措施向無煙社會邁進,例如,禁止青少年吸煙,提倡中年人戒煙,勸告老年人少吸或吸低毒煙等。
4。減肥 主要是減少熱量的攝入和增加運動量,超重和肥胖者應減少熱量。但通過極低的熱量攝入或完全饑餓以達到迅速減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此外,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始于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故冠心病的預防應從兒童開始。重點應注意不使兒童過胖,預防血壓升高及阻止兒童成為煙民。
冠心病的二級預防
冠心病的二級預防,包括對患者及其家屬的衛生教育,對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采取針對性措施,防止冠狀動脈病變進展,藥物或手術防治心肌缺血、左室功能不全或嚴重心律失常,對再梗死或猝死高危險者盡量減少易患因素。
1、通過做好衛生宣傳教育工作,使患者和家屬對冠心病有所認識,在防治該病時給予積極的配合。
2、預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一步發展或促其消退。
3、合理安排膳食。合理膳食以降低總脂肪、飽和性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體重超重者要限制總熱量,如血脂水平明顯異常,可選用血脂調節劑。
4、力勸吸煙者戒煙。吸煙可能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血小板聚集,減低冠狀動脈及側支循環的儲備能力,這些可使冠狀動脈病變加重,易誘發再梗死。
5、參加體力活動和鍛煉。
6、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應予以適當的控制。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懷孕三十天嬰兒心跳不規律是何原因
2024-10-21什么是妊娠高血壓?如何應對?
2024-10-21高壓氧治療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2024-10-21原發性高血壓的成因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21懷孕四個半月聽媳婦肚子有類似心跳咋回
2024-10-21高中生練體育,無家族史,血壓 76/
2024-10-21怎樣有效阻止和逆轉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2024-10-21血栓心脈寧片有何具體功效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颊哐芄嘧⒌年P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