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硬化是什么 勤走路可抗動脈硬化
很多老年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走著走著一段路之后小腿肚就開始疼痛,需要停歇休息片刻才能繼續行走……也許很多人都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這不過是人老了后正常的衰弱表現,腿腳不便而言。其實這是下肢動脈硬化的征兆,在醫學上稱之為間歇跛行。
下肢動脈硬化是什么
下肢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部分,當血中的脂質成分沉積在通往下肢的動脈內膜下,或內膜下的平滑肌細胞增殖,導致內膜面向管腔內突起,造成管腔狹窄,通往下肢的血流減少。隨著病變的進展,管腔越來越狹窄,當血流供應不能滿足肢體運動時對氧和營養的需求時就會出現相應的癥狀。
下肢動脈硬化的危害
動脈在全身血管中是重中之重,一旦它出問題了,那么整個人體的健康就會受到巨大威脅。動脈硬化是動脈最常出現的問題,比例高達90%。幾乎所有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根源都在于動脈硬化,比如腦梗塞、高血壓、心肌梗塞等。動脈硬化最直接的就是導致血液流動不順暢,身體器官沒法及時吸收到養分,使全身各器官出現不同的問題。
最初表現為肢體發涼、發麻,行走時下肢肌肉對氧的需求增加,而病變的血管又不能提供足夠的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迫使肌肉細胞進行缺氧代謝,由此而產生大量酸性代謝廢物,這些代謝廢物刺激神經末梢,進而引起疼痛。
當活動停止,代謝廢物被血流帶走清除,疼痛感消失,這種癥狀重復出現。從開始行走到出現疼痛被迫停下來的距離叫跛行距離。隨著病變的進展跛行距離逐漸縮短。當動脈干發生狹窄或閉塞時,遠側動脈局部低血壓,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導致側枝小動脈擴張,通過微血管擴張代償維持營養血流。
病變進一步發展,當側枝代償也不足以維持肢體的需求時,血供最差的趾端部分出現晝夜不停的疼痛,稱為靜息痛。最終肢端出現壞疽。
下肢動脈脈硬化更要勤走路
動脈硬化雖然不能徹底消退,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逆的,而走路就是使動脈硬化斑塊穩定和消退的最有效的運動方式,每天走路30分鐘以上,堅持一年,即有助于動脈硬化斑塊消退。走路是使動脈硬化斑塊穩定和消退的最有效方法。“只要堅持走路一年以上,就有助于早期動脈硬化斑塊的消退。研究發現,長期走路上下班和外出旅行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運動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都明顯低于喜歡乘車的人。”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低血壓患者適宜吃哪些食物?
2024-10-21“老人環”是否提示患有動脈硬化?
2024-10-21心力衰竭有哪些手術治療方式
2024-10-21哪里治療高血壓比較好?
2024-10-21單臍動脈會不會因為某些原因產生
2024-10-21哪里治療竇性心動過速比較好?
2024-10-21冠心病病人怎樣進行合理的營養配餐
2024-10-21血壓低應如何有效調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