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的“福音”:不用開胸,微創換瓣來幫忙
主動脈瓣狹窄是最嚴重的心臟病之一,出現癥狀后,平均生存時間僅為3年左右,在老年人中進展更快。傳統上,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只能接受創傷大、恢復慢的開胸外科手術來有效治療。不過,現在已經有了通過微創換瓣的新手段——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主窄”老翁十載愁,“TAVR”助功一朝解
早在11年前,當時63歲的郭先生即被發現患有“主動脈瓣狹窄”。這些年來,郭先生無數次就醫,經過多種藥物治療,但病情仍在進展。曾有醫生建議郭先生接受開胸手術換瓣膜,但出于對開胸手術的創傷和術后恢復的顧慮,郭先生和家屬一直沒有接受。近兩年來,因為主動脈瓣狹窄導致供血減少和低血壓,郭先生出現多次暈倒,日常生活中輕微活動即導致嚴重呼吸困難,這時開胸的風險更大、恢復更慢了。2017年9月,郭先生的兒子輾轉多家醫院后,最終來到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找到了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
王景峰教授診治病人后便召集了心臟外科、影像科、心臟超聲科、麻醉科等學科專家進行多學科討論。根據郭先生目前的癥狀和檢查結果,王景峰教授、聶如瓊教授和陳樣新副教授等認為目前郭先生心臟功能差,開胸手術創傷大,恢復慢甚至可能留下后遺癥。這種情況下,非常適合使用微創的方法置入人工主動脈瓣,同樣達到從根本上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目的。
經過完善的準備,2017年11月24日,由北京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我院王景峰教授和聶如瓊教授、林永青主治醫師和張海峰主治醫師組成手術團隊,共同為郭先生實施這種微創換瓣術。手術過程無需“血淋淋”地切開胸骨,而僅在股動脈處作一小切口,歷時約1小時即完成。術后第二天,郭先生已經可以下地活動。經過幾天觀察,郭先生呼吸困難癥狀基本消失,自己感覺“活過來了”,一周后順利出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在國內率先開展微創換瓣膜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介紹,微創換瓣是一種先進的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新技術。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是國內率先開展這類手術的單位。同時,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持的多學科討論,聯合了心臟外科、影像科、心臟超聲科及麻醉科等專家,可為接受微創換瓣的患者提供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和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微創換瓣不需要開胸和體外循環即可以實現人工瓣膜置入,從而替代原有瓣膜的功能;無需在重癥監護室長時間恢復,約1周即可出院。這種術式成功率大于95%,可使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免去開胸手術的痛苦,明顯提高生活質量,是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理想方式。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王景峰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聶如瓊教授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夢雪 通訊員:劉文琴、張海峰)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兩歲七個月小孩做高壓氧是否有用
2024-10-21日常生活中保護心臟應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心超左心室相關數據異常有問題嗎
2024-10-21什么是單臍動脈?
2024-10-21出現胸悶氣短應如何應對
2024-10-21心情煩躁心悸因震驚事件,如何應對?
2024-10-21如何判斷心肌酶譜是否正常
2024-10-21岳麓區哪家醫院治療心肌炎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