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警惕感冒引發心肌炎 如何預防春季心肌炎?
心肌炎是我國目前中青年中較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其常見的癥狀是發熱、心悸、胸悶、全身乏力、氣短、頭暈、惡心,檢查可見各種心律失常等。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包括細菌、病毒、霉菌、螺旋體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心肌炎,藥物引起的心肌炎以及過敏引起的變態反應性心肌炎。其中,目前最多見的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種類頗多,如脊髓灰質炎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最多見的埃可病毒和柯薩奇病毒。這些病毒大都先引起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繼而進人血循環侵犯心肌,或通過變態反應引起心肌損害。
春季是各種呼吸道傳染病易于流行的季節,多種多樣的細菌和病毒都在伺機侵人人體。如果正好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細菌或病毒侵人心肌,很容易引起心肌炎。故而春季,尤其是冬春之際,要特別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特別是兒童,由于自我保護能力較差,稍一不慎,就可以發生感冒、咳嗽發熱,而且兒童心肌炎比成人心肌炎危險性更大,更容易引起各種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損傷、心功能衰竭等并發癥。
一、感冒引起心肌炎的臨床癥狀
病初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癥狀,7~10天后出現胸悶、心悸、極度乏力、易出汗等癥狀。此時,如做心電圖,可能發現有早搏等
心率失常和心肌損害表現。作血沉、心肌酶測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薩基病毒抗體、抗心肌抗體可為陽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變輕重不一,所以癥狀也千差萬別。
(1)輕度、局限
性病變者可毫無癥狀,心電圖無異常表現,血沉、心肌酶也無升高。有些人是因為意外事故尸體解剖時才發現曾有心肌炎病變。
(2)重者則有明顯癥狀,出現心臟彌漫性擴大,心力衰竭,以致有顯著氣急,不能平臥;有的嚴重心率失常,以致發生反復暈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營養不良也是誘因。發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否則可使病情加重,引起嚴重并發癥。
二、要警惕兒童感冒后常深呼吸
心肌炎的確診有難度,最準確的確診方法是做心肌活檢,但創傷大一般不采用,主要靠醫生的臨床診斷。因此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后7~10天,出現胸悶、心悸、極度乏力、易出汗等癥狀,此時,如做心電圖,發現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損害表現。就要高度懷疑為心肌炎了。
“由于孩子免疫功能還不完善,容易受到病毒入侵,因此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發人群。”靳醫生提醒家長,如果孩子感冒后,出現常常深呼吸、叫累、乏力的情況,就可能是病毒性感冒導致了心肌炎,要到醫院請醫生判斷。
三、心肌炎防治關鍵是充分休息
無論是預防心肌炎還是治療心肌炎,充分的休息都是關鍵。根據研究,在病毒性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后,也就是被病毒感染后,仍然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或者劇烈運動,比較容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而如果患上心肌炎,更是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否則可使病情加重,引起嚴重并發癥。靳教授介紹,
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應休息3個月。以后如無癥狀,可逐步恢復工作與正常學習,但仍應注意不要勞累,1年內不能從事體力勞動與運動。此外,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平衡。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避免感冒,否則易復發。反復發作可轉變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終身。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兩歲七個月小孩做高壓氧是否有用
2024-10-21日常生活中保護心臟應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心超左心室相關數據異常有問題嗎
2024-10-21什么是單臍動脈?
2024-10-21出現胸悶氣短應如何應對
2024-10-21心情煩躁心悸因震驚事件,如何應對?
2024-10-21如何判斷心肌酶譜是否正常
2024-10-21岳麓區哪家醫院治療心肌炎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