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低血壓應怎樣分類? 不同類型的低血壓癥狀會不同!
很多人都認為老年人是高血壓的高發人群,其實老年人也是很容易患低血壓的,低血壓的發生主要與老年人的身體素質有關,長期營養不良和多病就容易出現低血壓。老年低血壓會有哪些癥狀呢,其實老年低血壓根據起病形式可以分為急慢性兩大類,不同類型的低血壓癥狀也會不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老人低血壓應怎樣分類?
一、急性低血壓
急性低血壓是指老年人在平時的血壓比較正常,但是突然間血壓出現了明顯下降的現象,急性低血壓主要是因為心,腦,腎等重要器臟缺血引起的,主要癥狀表現為頭暈,眼黑和四肢無力,以及冷汗、心悸和少尿等癥狀,病情嚴重的病人還會出現暈厥或者休克等意外風險。
二、慢性低血壓:慢性低血壓是指血壓長時間持續低于正常范圍的狀態。
1、體質性低血壓
體質性低血壓一般情況下與遺傳和體質虛弱有關,這種疾病一般都發生在20歲到50歲之間的女性或者老年人身上,病情輕微的病人是沒有任何癥狀的,嚴重的病人會出現精神疲憊和頭暈頭痛以及暈厥等癥狀。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夏季,溫度比較高的時候,就更容易發生體質性低血壓疾病。
2、體位性低血壓
有一些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與體位變化有關,在病人改變體位或者是直立位的三分鐘之內,血壓的收縮壓會下降>20mmHg,或者舒張壓下降>10mmHg,同時還會伴有低灌注的癥狀,主要癥狀表現為頭暈,頭昏和視力模糊,還會有全身乏力和惡心嘔吐,甚至會有認識功能障礙和心悸等嚴重癥狀。老年人患體位低血壓疾病,主要是高血壓伴有糖尿病而引起的,還有可能是大量服用利尿劑或者擴血管藥物以及精神類藥物引起的。
3、繼發性低血壓
老年人經常服用某種藥物或者患有嚴重的慢性疾病也是會引起低血壓的,比如患有慢性縮窄性心包炎、高度的主動脈瓣狹窄、如脊髓空洞癥以及血液透析病人和慢性營養不良癥等,或者是服用了降壓藥和抗抑郁的藥物,都會引起低血壓,就會出現頭暈頭昏甚至暈厥和休克等意外。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老年人低血壓的分類有了一定的了解,當家中有老人患上低血壓的時候,首先應該弄清楚是什么類型的低血壓,再進行相對應的治療和日常護理,這樣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責任編輯:莊閑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兩歲七個月小孩做高壓氧是否有用
2024-10-21日常生活中保護心臟應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心超左心室相關數據異常有問題嗎
2024-10-21什么是單臍動脈?
2024-10-21出現胸悶氣短應如何應對
2024-10-21心情煩躁心悸因震驚事件,如何應對?
2024-10-21如何判斷心肌酶譜是否正常
2024-10-21岳麓區哪家醫院治療心肌炎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