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患者出院后如何飲食起居? 心臟病患者出院指南
生活中,不少人怕患病,有些人患上了疾病,甚至不敢離開醫院,怕病情更嚴重。有位心臟病患者,在放了心臟支架以后幾個月,天天在家擔驚受怕睡不著,還經常去醫院要求檢查,覺得到了醫院才能夠獲得安心。那么,心臟病疾病患者出院回家后,到底如何科學地飲食起居呢?
心臟病患者出院指南
1、飲食要控鹽。適當減少鈉鹽的使用,能夠有效的降低人體的血壓,降低人體里面的水鈉潴留。心臟病患者最好要在平時生活中,低鹽低脂、清淡飲食,每天鈉鹽的使用數量,應限制在六克以下,這些是指所有的燒菜中,使用鹽分以及其他食品中具有的鹽分存在,一天食鹽總量需要通過一天的飲食中進行折合計算。此外,每日一定要保證喝水1500毫升,特別是早晨睡醒來后和飯前要服用溫開水的好習慣,平時要多吃一定的潤腸潤大便效果的食物,如火龍果、黑芝麻、蜂蜜、香蕉等;避免飲食過飽,禁煙限酒,忌咖啡、濃茶。
2、情緒要平穩。心臟病患者出院以后,要減少發生過度勞累疲憊、緊張不安的情況,保證生活有規律,避免情緒激動,當有較大的壓力或煩惱時應及時向周圍的朋友傾訴。
3、不要怕鍛煉。得了心臟病就不能進行體育鍛煉了嗎?肯定不是,適當的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生成、改善睡眠等,對心臟病有積極的治療作用。但應選擇結合自身情況的循序漸進的方式運動,不要過于激烈。運動量要合適,應該是運動鍛煉之后有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覺舒暢,無明顯疲勞感,第二天睡醒后心率仍然穩定。如果出現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服用急救藥物。
4、規律服藥。根據出院時醫生制定的治療辦法,來進行按時服藥,不要自行減量或停藥,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時,要注意觀察大便、小便的情況,當出現黑便、皮膚出血點、牙齦出血等情況時應及時到醫院調整用藥。
5、自我管理。心臟病患者要避免受涼,天氣變化時要注意保暖。寒冷的天氣容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引起心肌缺血。
溫馨提示
需要提醒老年人,一定要重視出院后的身體狀況,定期回醫院復查、體檢,及時治療,外出時隨身攜帶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藥物。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兩歲七個月小孩做高壓氧是否有用
2024-10-21日常生活中保護心臟應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心超左心室相關數據異常有問題嗎
2024-10-21什么是單臍動脈?
2024-10-21出現胸悶氣短應如何應對
2024-10-21心情煩躁心悸因震驚事件,如何應對?
2024-10-21如何判斷心肌酶譜是否正常
2024-10-21岳麓區哪家醫院治療心肌炎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