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要具備哪些常識? 三短一中注射原則
因為患上糖尿病的原因,很多疾病患者備受糖尿病的病痛折磨,特別是疾病引發的并發癥很嚴重,使得患者極為痛苦。糖尿病不治療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常見的有胰島素治療,但是患者要注意了解糖尿病人使用胰島素的常識。那么,糖尿病人使用胰島素要具備哪些常識?
糖尿病治療常識有:業內有句話叫:“三短一中”,也就是每天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晚上用中效胰島素,堅持用一段時間后,血糖穩定后,再改成短效+長效胰島素,一天總量加起來,三分之二是短效胰島素,一般早晨注射,三分之一是晚上注射,因此需要短效+長效混合使用。當時用的注射器,病人每次用前都要用酒精消毒,很是麻煩。
目前臨床推薦使用的胰島素有哪些?
現在多是基因合成的人胰島素,種類比較繁多。有短效+長效胰島素,也有短效+中效胰島素。如30R(百分之十三十的短期效果加百分之七十的長期效果),50R(百分之五十的短期效果+百分之五十的中期效果)等。現在糖尿病人只要買一支筆就能終生食用,短針頭的設計,注射時痛苦小,較易使人接受,筆上有個窗口,可以顯示幾個單位用量,隨時調整胰島素用量。
患者在使用胰島素的時候,打胰島素出現負作用怎么辦?
專家指出:定期監測血糖很重要。一旦出現低血糖的癥狀,如手抖、強烈饑餓感等,就要學會自救,隨身帶甜餅干、糖等。除外,每日吃飯要定時定量,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及時處理低血糖。病人在家可以根據癥狀微調胰島素用量,如果白天出現低血糖的癥狀,一般要在次日的白天減少1~2單位的胰島素,如果是晚上出現低血糖,可以在次日的晚上減少用量。
在使用胰島素的時候患者通常有什么樣的誤區?
有很多病人不愿打胰島素,擔心副作用或是長期依賴胰島素。
首先,現在胰島素都是基因合成的,和人胰島素很相似,不會有副作用。現在臨床上,醫生建議早期病人就要打胰島素,因為自己的胰腺不能分泌出胰島素,通過外打胰島素可以盡快保護胰島功能。
1型糖尿病人,一般考慮終生使用胰島素,這種治療方式較口服藥要省錢得多。如果病人用胰島素后,病人的胰島功能慢慢恢復,劑量到20單位以下,醫生會考慮改成口服藥。
溫馨提示
以上內容就是糖尿病人使用胰島素的常識,相信大家都比較清楚了。由于糖尿病給我們造成的傷害極大,對于患者來說,應該注意及早發現,積極的進行治療。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兩歲七個月小孩做高壓氧是否有用
2024-10-21日常生活中保護心臟應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心超左心室相關數據異常有問題嗎
2024-10-21什么是單臍動脈?
2024-10-21出現胸悶氣短應如何應對
2024-10-21心情煩躁心悸因震驚事件,如何應對?
2024-10-21如何判斷心肌酶譜是否正常
2024-10-21岳麓區哪家醫院治療心肌炎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