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危害大 日常護理建議
中老年人往往會感到心律失常,而大多數人認為心律失常是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不需要特別在意,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心律失常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應該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
心律失常的危害
血液循環失常:當發生心律失常時,心房和心室收縮程序改變,能使心排血量下降百分之三十左右,引起病人心虛、胸悶、無力等癥狀。
猝死:發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及傳導阻滯引起瘁死的發生率最高。
心律失常對心、腦、腎、胃腸道、肌肉和皮膚的血供可產生明顯的影響,但這種損害主要取決于心律失常本身的性質及嚴重程度,對心排血量的影響和重要特定器官的功能狀態。
腎缺血:頻發房性或室性早搏可引起腎血流量平均減少8%~10%,房性心動過速和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顫及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其腎血流量分別減少18%、20%、60%,導致腎循環血管收縮,引起腎缺血,其癥狀包括少尿、蛋白尿、氮質血癥等。
既然心律失常有危害,應該要怎樣護理呢?
心律失常的日常護理
心律失常患者最好采取右側臥的睡姿,保持身體自然屈曲,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如果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可采取半臥位或30度角坡度臥位。
在睡覺前躺在床上做些簡單的小運動,可放松身心,有利于睡眠。可躺在床上抬抬腿,或將兩腿縮在胸前,胸部貼著大腿根部,雙手伸直夾在耳朵旁邊,手肘至手掌部位均貼在床上。
精神愉悅對身體生理功能會起到積極的調節作用,有利于各種疾病的恢復。特別是對于心律失常患者,精神因素常會影響神經系統對于心臟的調節,情緒緊張、激動、抑郁、悲傷、焦慮、恐懼都可以誘發或加重心律失常。
對非功能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來說,不要因為疾病而加重思想負擔。臨床實踐表明,抑郁和精神緊張都可導致或加重心律失常,而正確的態度和樂觀的情緒則會消除或減輕心律失常癥狀。
對于有原發心臟病的心律失常患者,除了需要按時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以外,還需要按時服用治療心臟病的藥物。并且患者應定期復診,調整藥物用量。
心律失常的日常護理很重要,不可忽視哦。
(責任編輯:朱利祺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兩歲七個月小孩做高壓氧是否有用
2024-10-21心情煩躁心悸因震驚事件,如何應對?
2024-10-21如何判斷心肌酶譜是否正常
2024-10-21長島縣哪家醫院治竇性心律不齊較好?
2024-10-21治療竇性心律不齊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立山區哪家醫院治療竇性心律不齊較好?
2024-10-21心肌炎治療應選擇哪家醫院?
2024-10-21嬰兒先心肺動脈高壓是怎么回事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