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性規避心腦血管風險因素?拯救受損的血管!
目前為止,我國死亡率最高的非心腦血管疾病莫屬,特別是冠心病和腦卒中。心腦血管疾病屬于生活方式性疾病,除了跟遺傳有關外,也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酗酒、睡眠不足和缺乏運動有關,只要及時規避以上高風險因素,就能預防或延緩病情發展。
如何挽救受損的血管?
1、戒煙
煙草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焦油以及尼古丁等,可直接刺激血管,使得血管內膜增生和肥厚,血管彈性降低,促進血栓生成,造成血管腔閉塞。只要戒煙或遠離二手煙,那么24小時左右血壓就會有所降低,患冠心病的風險也隨之降低。因此及早戒煙勢在必行,必要時尋求戒煙門診幫助。
2、嚴格控制鹽攝入
高鹽飲食可誘發高血壓,高血壓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如心肌梗死、腦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因此應采取低鹽飲食,每人每天的吃鹽量不能超過6克;遠離高鹽食物,如咸菜或加工肉類等;烹調食物時不妨以蔥姜蒜、檸檬汁或食醋等替代部分調料。
3、多運動
缺乏運動易造成肥胖或超重,這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應增加每天的活動量,保證每周有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騎自行車、慢跑或跳繩、打球都可以,把體重指數控制在18.5~23.9之間,男性和女性腰圍分別小于85cm和80cm。
4、防止抑郁
恐懼、焦慮、抑郁或煩躁等負面情緒可損害血管內皮細胞;睡眠障礙易導致內分泌紊亂,同時伴有全身炎癥反應,糖耐量受損,從而誘發心肌梗死。因此應學會減輕壓力,消除不良情緒。
5、及早解決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是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素,因此應積極調節,做到早睡早起,睡覺前不能玩電子產品,通過聽音樂、泡熱水澡、冥想等方式促眠。
溫馨提示
三高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血壓波動幅度太大易造成動脈平滑肌收縮,使得血管壁纖維組織增生,導致動脈內膜增厚;若同時伴有高血脂,膽固醇易在動脈管壁沉積,誘發動脈粥樣硬化;血糖控制不良可紊亂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因此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藥物,積極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等,定期去醫院做超聲心動圖檢查。
(責任編輯:羅敏效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治療竇性心律不齊哪個醫院好
2024-10-20平潭縣哪家醫院治竇性心律不齊較好?
2024-10-20心肌炎治療應選擇哪家醫院?
2024-10-20閩清縣心肌炎治療醫院如何選擇?
2024-10-20玉屏侗族自治縣心肌炎治療醫院哪家強?
2024-10-20雙柏縣哪家醫院治療竇性心律不齊較好?
2024-10-20宣化區哪家醫院治竇性心律不齊較好?
2024-10-20性別對冠心病的患病率是否存在影響
2024-10-20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