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潤肺止咳良藥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二卷》引甄權語:“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至今醫界多有“甘草調和諸藥”、“甘草和百藥”的說法。故而不少人多習慣在中藥處方中加入甘草。任何藥物都有其適應證,絕不可能是病皆可用。
甘草的功用
甘草,別名蜜甘、美草、蜜草、蕗草、靈通。味甘平,入心、肺、脾胃諸經,在現代中藥學中屬于補氣藥的范圍,具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緩和藥性的功效。其生者偏于清熱,炙者則偏于補中。古代對甘草的應用相當廣泛,《傷寒論》113方中,用甘草者達17方,陶弘景曰:“此草為眾藥之主,經方少有不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而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可見,古代對甘草的應用相當重視。
為何甘草能調和諸藥呢?甘草性味甘平無毒,和咸、苦、辛、酸味和寒涼、溫熱性藥皆可相伍。《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二卷·發明》說:“蓋甘味主中,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外可內,有和有緩,有補有泄,盡中之道盡矣。張仲景附子理中湯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湯用甘草,恐其速下也,皆緩之之義;小柴胡湯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而用甘草者,則有調和之義;建中湯用甘草,以補中而緩脾急也;風髓丹用甘草,以緩腎急而生之氣也。”
現代應用甘草配伍,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甘辛化陽法:如麻黃湯、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苓桂術甘湯等;酸甘化陰法:如芍藥甘草湯、大定風珠、酸棗仁湯等;甘苦瀉火法:如龍膽瀉肝湯、導赤散、瀉黃散等;甘寒生津法:如百合固金湯、養陰清肺湯、清燥救肺湯等;甘溫化濕法:如平胃散、藿香正氣散、二陳湯等;甘溫助陽法:如四逆湯、回陽急救湯、附子理中丸等;甘平緩解法:如補中益氣丸、六君子湯、參苓白術散等;辛甘降氣法:如蘇子降氣湯、定喘湯、旋復代赭湯等;辛甘溫疏散風寒法:如麻黃湯、桂枝湯、九味羌活湯等;辛甘涼疏散風熱法:如桑菊飲、銀翹散、升麻葛根湯;甘香理氣法:如逍遙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
${FDPageBreak}
在此僅總結酸甘化陰法的4點應用。
酸甘化陰柔肝法 用于各種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各種因肝陰虛而致的各種內科、婦科病變。常用甘草、白芍、當歸、川芎各12克,再配合疏肝活絡藥皆能取效。因酸甘能養肝柔肝。凡見有舌苔白膩或黃膩,兼濕濁內阻者皆不可應用此法。
酸甘化陰止痛法 用于各種頭痛、身痛、腹痛、女子痛經等屬于陰虛筋脈失養者。常用方為白芍甘草湯。
酸甘化陰安神法 多用于心腎陰虛而致的心煩,心悸,少寐,頭痛頭暈,雙目干澀,手足心熱。舌紅苔薄白,脈細或細弦。常以酸棗仁湯治療。其中主要以酸棗仁、甘草各15克,以取酸甘化陰安心神之效。
酸甘化陰平子時發病法 近年來應用山東省德州市中醫院孫朝宗主任獨創的酸甘化陰法治療子時發病多取良效。孫朝宗以酸棗仁、甘草兩藥配伍,治療夜半子時發病的脅腹痛、抽搐、哭泣、潮熱、心胸痞滿、泄瀉、牙痛、心悸、失寐、腦鳴等計437例。1~3天治愈者313例,4~6天治愈者90例,7~12天治愈者34例。
${FDPageBreak}
應用甘草注意事項
甘草雖然應用廣泛,但近些年來也有不少報道論述其不可用的諸多方面。例如《陜西中醫雜志》1987年第1期肖氏文章“國老亦有冷落時”,論述了不可應用甘草的5個方面,如病勢急而不宜緩者、氣機壅滯而正不虛者、有形實邪內阻者、作用部位不相宜、配伍禁忌等諸方面皆不可應用甘草。再如李氏在《中醫雜志》1996年第9期一文述及:甘草可引起低血鉀癥,并論述了甘草有效成分次酸致低血鉀癥的5個機理:①甘草次酸具有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作用;②甘草次酸能增強醛固酮的活性;③甘草次酸抑制肝臟5α及5β甾類還原酶活性;④甘草次酸與鹽皮質激素受體結合而發揮作用;⑤甘草次酸對Ⅱβ-羥基類固醇脫氫酶(Ⅱβ—OHSD)的抑制作用。雖然現代中藥學研究的有效成分作用不能等同于傳統的中藥功效,但還是要作為參考。
總的來說,應用甘草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十八反中有“藻戟遂芫俱戰草”之說,近代雖然有不少報導可以甘遂、甘草合用,大戟、甘草合用、芫花與甘草合用,但在具體應用時,還是謹慎為好,尤其是甘草的劑量方面。有人報導在以上配伍中,大劑量應用會出現反作用,其量少則無反作用。
2.藥物配伍得當,療效顯著;配伍不當,則會降低療效出現不良后果。如酸甘化陰法中甘草和酸味藥的劑量比要恰當。
3.嘈雜吐酸明顯者,不宜用甘草。因甘草味甘甜,用之則助其胃酸增多而嘈雜吐酸更重,尤其是蜜炙甘草更不可用。
4.寒濕壅滯中焦而胃脘脹滿者不宜用。因甘草味甘性緩,會助濕邪難解,脹滿加劇,如用時必配伍溫散之品方可。《湯液本草》說:“甘者令人中滿,中滿者勿食甘。”
5.熱證實證需清熱時要用生甘草,虛寒證需補益時則用炙甘草。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大揭秘
2024-11-01馬齒莧能治療白發嗎?專業解析與科學建議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