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燥而養肺:秋季“養收”之道
秋天,歷經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其中的秋分為季節氣候的轉變環節?!端貑枴に臍庹{神大論》曰:“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睍r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氣清肅,金風送爽,萬物成熟,正是收獲的季節。秋季是處于“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立秋至處暑,秋陽肆虐,溫度較高,加之時有陰雨綿綿,濕氣較重,天氣以濕熱并重為特點,故有“秋老虎”之說。“白露”過后,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稍有不慎,則傷風感冒,許多舊病也易復發,被稱為“多事之秋”。由于人體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環境變化相適應,體內陰陽雙方也隨之發生改變。因此,秋季養生在對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導引等方面進行調攝時,應注重一個“和”字。
秋季是進補的季節。秋令時節,天氣轉涼,人的味覺增強,食欲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另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于散發的熱量。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于肥胖者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秋季不可亂補。
秋天氣候干燥,秋燥常會使人的皮膚和口角干裂,皺縮增多,口干咽燥。還可見毛發脫落增多,大便易干結。這時應注意室內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要多食水果和多飲水。秋令氣溫多變,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應多備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絨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減。秋季氣候漸轉干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尤其深秋之時,草葉枯落,花木凋零,一些人心中常會因此產生凄涼、垂暮之感以及憂郁、煩躁等情緒變化,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這時,人們應該保持神志安寧,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對于養生者來說,每次鍛煉后應多食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風肅殺,天氣漸涼,這時要加強防寒鍛煉,使人體的抗御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有利于避免諸多疾病的發生,其中最為常見的為呼吸道疾病。此外,冬天往往易誘發支氣管炎、慢性氣管炎、風濕病等,秋天接受秋凍鍛煉,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疾病的發生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
總之,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痹缗P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有人對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的發病時間進行調查研究,發現這類疾病在秋季發病率較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后期,而秋季適當早起,可減少或縮短小血栓形成的機會,這對于預防腦血栓有一定意義。
秋季疾病預防:
感冒,是秋季常發病,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疾病,自我按摩特定穴位,可激發身體內的免疫功能,減少減輕感冒的發生。
第一步,點揉風池穴
按摩手法:風池穴位于頸后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后部約兩個手指寬的一凹陷處。兩手拇指點住風池穴,用指頭用力揉動數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熱感冒。
第二步,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該穴在頸后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動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預防和治療感冒的作用,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后高熱不退。
第三步,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頸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較豐富的地方。兩手拇、食、中三指分別拿對側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風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寒感冒。
第四步,點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側上端有一個突起的骨頭名叫腓骨小頭,在這個骨頭突起的前下方約三個手指寬處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點住同側足三里穴,慢慢揉動數十次。再用另一只手點揉另一側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強壯穴”,有疏風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調節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以上自我按摩法可每天做一遍,感冒流行時或自覺有感冒癥狀時,可加做一遍,就能起到防治感冒的目的。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