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靜坐健身長壽法
我國文壇巨匠郭沫若的身體素質并不強健,幼年時曾患過一場重病,青年時期東渡日本留學又患過傷寒,致使兩耳失聰。然而郭老卻享有87歲的高壽,其中的奧秘何在?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靜健身法,發揮了養生強身、延年益壽的重要作用。
郭老的靜坐,最早要追溯到二十年代初期。1914年初,他東渡到日本,當年6月考上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由于用腦過度,在一高預料一年畢業后,他得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癥。心悸、乏力、睡眠不寧且夜多惡夢,一夜只能睡二、三個小時,昔日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幾乎消失,往往讀書讀到第二行就忘了第一行,并感到頭昏不堪,筋疲力盡。當時的郭沫若非常苦惱、悲觀、消沉,難以自持。
t到了1915年9月中旬,郭沫若在東京舊書店里偶然買到一部《王文成公全集》(王文成公即明代大理學家王陽明)。讀到王陽明先生以“靜坐”法養病健身的故事后,他就開始試著學起來,每天清晨起床與晚上臨睡時各靜坐30分鐘,并且每日讀《王文成公全集》10頁。就這樣,不到半個月,奇跡發生了,郭沫若的睡眠大有好轉,睡得香甜,夢也少了,胃口恢復如常,漸漸地竟連騎馬都不感到累了?!办o坐”在郭沫若身上產生了神奇的效果。郭沫若曾意味深長地說:“靜坐于修養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贊成朋友們靜坐。我們以靜坐為手段,不以靜坐為目的,是與進取主義不相違背的。”
“靜坐”健身法使郭老的身體由弱變強。
初學靜坐養生者還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靜坐以天朗氣清和月圓之際最好,暴風雷雨等天氣惡劣時則不宜。
②飯前飯后1小時之內不宜靜坐,以免妨礙消化或分散心神。
?、垤o坐前應先行洗漱,著寬松衣服,摘下手表、眼鏡、飾物等,以便于氣血貫通。
?、莒o坐宜選潔凈和空氣流通之所,但不可讓風直接吹到身上,防止外感風寒;靜坐處宜安靜,無器材,怕干擾,且光線不宜過暗,太暗則容易昏沉,光線亦不可太強,太強則易于緊張,心神散亂;室溫過涼時,要將雙膝和后腦包裹暖和,即使在熱天靜坐,也不宜使膝蓋裸露。
⑤初習靜坐者大多無法雙盤,則以單盤為宜,單盤時需加坐墊,坐墊厚薄依身體狀況而定,總以舒適為原則,坐墊的軟硬程度以適中為好。
⑥初習靜坐不必勉強自己坐得太久,每次10分鐘、20分鐘即可,以后再逐漸延長。
對于心神過于散亂,短時間內難以入靜的初學者,想要盡快進入相對靜止狀態,采用“外耳聲法”無疑是頗佳的選擇。此法是,靜坐時聆聽有規律的外界聲音,比如溪澗流水聲、山間瀑布聲、風吹鈴鐺聲、寺院梵唱聲等等。當你將心念專一在聲音上,能夠輕松、自在、安閑地保持在這一狀態時,漸漸會覺得聲音變得悠長、悅耳、輕微。堅持若干次靜坐后,你會在靜坐的某天某一時刻,于不知不覺中突然入于寂靜,一切聲音都聽不到了,甚至覺得自己的身體都不存在了,這正是儒家所說的“坐忘”,道家的“虛極靜篤”,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入靜。
另一個方法是“鼻息法”,也叫“安般守意法”。其法是,靜坐時,注意鼻呼吸出入的氣,使意念與呼吸配合為一,即“心息相依”。此時注意數息、調息和聽息,吸氣進來細長慢,呼氣之時快短急,在調整呼吸的同時,要耳聽呼吸、脈搏和心跳,一路做下去,直至百息、千息方可。
同時,人體氣機循于經絡,自有其運行規律,殊難為意念所控制,而且人在靜坐時,你越想守住什么,便越守不住,徒增煩惱,只能使精神更趨緊張,有悖于靜坐的初衷,倒是老子的“無為無不為”,更契合靜坐養生的真諦。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