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警惕“陰暑” 五大解暑藥常備左右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
立秋后天氣雖然有所涼爽,但暑氣仍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所以仍要小心中暑。
中暑在中醫上也稱“傷暑”,有陰、陽之分。
“動而得之者為陽暑”,“靜而得之者為陰暑”。“陽暑”是在夏日的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的;而“陰暑”則是過于避熱貪涼引起的。
為什么立秋了還會中署呢?那是因為初秋仍有夏的高溫,立秋后的暑熱濕盛,人們毛孔開張。
什么情況下容易引起“陰暑”呢?
1.夜宿在陽臺、地上鋪涼席打地鋪;
2.在睡眠時被電扇直接吹;
3.在樹蔭下、水亭 、海邊及陽臺上乘涼時間過長;
4.運動、勞作出汗后立即洗冷水澡;
5.進食大量冷飲。
在睡眠、午休和納涼之時有以上行為,都可能導致風、寒、濕邪侵襲人體而引發“陰暑”。 白天氣溫很高,但往往晝夜溫差加大,一熱一涼更加大了傷陰暑的可能。
“陰暑”主要表現有哪些呢?
主要有:發熱、頭痛、無汗、怕冷、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癥狀。
臨床中,特別是老人、兒童、孕產婦、體弱及患有宿疾者, 更應注意 不可過于避熱貪涼,避免寒濕侵襲而引發“陰暑”。陰暑為暑月受寒所致,其發病較慢,且不似陽暑癥狀明朗,故易被誤診。
發生陰暑后怎么辦?俺體會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刮痧治療:幾年前俺開始用牛角刮痧板治療中暑,通過推擦、抖動,可使關節經絡通暢,理氣活血,調和陰陽;
2.口服藿香正氣水,或藿香正氣膠囊,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功效。 用其配合刮痧治療陰暑效果較好。
3.多飲水,每天至少飲1000毫升以上;
4.進食淡茶、稀飯、菜湯、豆漿、果汁等;
5.吃涼性水果。梨、西瓜等;
6.多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
7.少飲酒;
8.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小編向大家介紹以下幾種常見解暑藥適合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藿香正氣水(片、膠囊):這是歷史悠久的經典方,也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暑藥,有解暑、化濕、和中的功效,針對的主要癥狀包括:頭昏、胸悶、嘔吐、腹瀉、脘腹脹痛等。因夏季主要以“濕熱”當令,在化濕的同時,亦可輔助于扶脾胃之氣。對中暑、以吐瀉為主的胃腸性感冒效果最好。如果作預防用,可每次服用治療用量的1/3。服藥期間,應忌食生冷食物。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以及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六一散:有名的解暑藥,配方又是最簡單的,由滑石、甘草以6∶1的配方組成,“六一散”也因此而得名。六一散清熱利尿,人中暑后往往會出現小便不利等癥狀,將六一散用涼開水調服即可。
仁丹:具有清熱解毒、祛暑止吐、清涼開竅的作用,還可用于退熱。對天氣炎熱導致的頭暈、頭痛、惡心、胸悶等,可每次10粒,含化或涼開水送服。嬰幼兒及兒童不宜服用。
十滴水:十滴水也是一種常用的解暑中藥,有祛暑、散寒、健胃的作用,特點是起效快,中暑后出現頭昏頭痛、惡心嘔吐、腹瀉時,可將2~5毫升十滴水溶于白開水中攪勻服下,中暑癥狀很快可以得到緩解。高溫作業前事先喝一點也有防暑的作用。同時要注意十滴水所含的藥物成分有一定毒性,不宜多服,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孕婦禁用。
清暑益氣丸:祛暑利濕、補氣生津,炎熱很容易讓人耗氣傷津,出現發熱、口渴、乏力、犯困、不思飲食、中暑兼有氣虛的表現。此藥由西洋參、知母、黃連等組成,不僅清暑祛濕,還益氣生津,特別適合體弱的老年人。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