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重點是補維D
維生素D缺乏5原因
出生前維生素D不足
媽媽妊娠期嚴重營養不良、肝腎疾病、慢性腹瀉,早產和雙胎等均可導致嬰兒體內維生素D儲存不足,導致先天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發生。
陽光照射不足
人體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后可轉變為維生素D。因此,由于大氣污染、高層建筑和寶寶長期過多的室內活動等都可影響維生素D的生成。
食物中補充維生素D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維生素D很少,即使純母乳喂養,如果寶寶戶外活動少又沒有藥物補充維生素D,也易導致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嬰兒期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維生素D缺乏的發病高峰期。早產兒和雙胎兒出生后生長發育快,需要維生素D多而儲存不足,容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疾病或藥物影響
胃腸和肝膽疾病會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或糖皮質激素會干擾維生素D及鈣的代謝而導致維生素D缺乏。
“缺鈣”實際上是“缺維生素D”
體內維生素D缺乏使鈣磷代謝紊亂,產生一種以骨骺病變為特征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稱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我國嬰幼兒的常見病之一,遍布于全國各地,以北方居多。老百姓常稱本病為“缺鈣”,實際上應為“缺維生素D”。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早期主要癥狀
·易激惹、易驚、煩鬧、多汗、囟門大和枕禿等;
·活動期主要出現典型骨骺改變,如乒乓頭,即下按兩側后枕部有乒乓球感;
·骨樣組織在前胸部、兩側肋骨與軟骨交界處、肋骨下緣堆積形成 “雞胸”“肋骨串珠”和肋外翻,脊柱后凸成駝背,雙下肢呈“O”型或呈“X”型,腕、踝部出現“手鐲”或“腳鐲”等;
·嚴重低血磷使全身肌肉松弛、肌張力降低,出現腹肌無力、腹脹、運動發育遲緩等;
·維生素D缺乏還可使孩子免疫力低下,易患肺炎和腹瀉病等。
預防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關鍵是科學補充維生素D
補充維生素D的原則是早期、適量和足療程。足月新生兒自生后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 ,400IU/天;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和雙胎兒生后1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 ,800IU/天,3個月后改為400IU/天,兩者都要補至2歲。一般不需要補充鈣劑,只有對于那些乳類攝入不足和營養不良的寶寶才需要適當補充微量營養素和鈣劑。
重癥(有嚴重的骨骺畸形或功能障礙)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又有并發癥或者無法口服的患者可大劑量肌內注射維生素D20~30萬IU一次,3個月后改為預防量(維生素D 400IU/天);一般佝僂病的治療劑量為每日口服維生素D 2000~4000IU,一個月后改為預防量 。
過量補充維生素D會中毒
短期內多次使用大劑量維生素D治療佝僂病,或者預防量過大,每日攝入的維生素D過多都可能引起維生素D中毒。維生素D中毒早期表現有厭食、惡心、嘔吐、煩躁、低熱、體重下降,嚴重者會出現驚厥、血壓升高、心律不齊、尿頻、夜尿,甚至脫水,最終還可能發生慢性腎衰竭。
食物補充維生素D
動物性食品是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海魚、魚卵、動物肝臟、蛋黃、奶酪,其中含維生素D相對較多。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