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暖還寒 別忘“捂一捂”五部位
進入春三月,隨著天氣的回暖,不少愛美MM和體熱男士都紛紛換上單薄的衣服,然而不少人卻因乍暖還寒的天氣患上了感冒。古人常說“春捂秋凍”是有道理的。并不是天氣一轉暖就要立馬脫掉冬裝,因此,早春時節,有些部位還需捂一捂。以防止身體受涼引起疾病。
“春捂”防病
民間有個養生說法,就是“春捂秋凍”?!按何妗敝傅氖莿傔M入早春,氣溫剛開始轉暖,氣溫變化還較大。因此別急于脫掉厚厚的冬裝,換上輕盈薄透的春裝,仍然要注意保暖,這也是許多老一輩奉行的養生之法。
開春的特點是氣溫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一早一晚冷熱交替,身體素質較好的人感受還不那么明顯,但對于老人、孩子和體弱的人群來說,就十分容易受到影響。
春捂第一位:腰眼
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出現腰部酸軟、怕冷、經常尿頻、精神容易困倦疲乏等癥狀。因而經常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腰眼處的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可起到溫暖腎陽的作用,這些癥狀自然就會消除。
春捂第二位:肚臍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此穴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胃部怕冷、經常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肚臍的保暖,可經常熱敷此部位。
春捂第三位:背部
人的背部關系到人的脊椎以及背部經絡,與心肺相通,如不保護好,容易讓風寒之邪透過背部侵入,引發疾病?!捌鋵崳啻┮患承木湍芎芎玫仄鸬奖Wo背部的作用?!眲⒃聥葟娬{,“保護背部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腰腹部位的保暖。”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腹部特別是肚臍是不能受寒的。由于這個部位特別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一旦受涼,腹痛腹瀉在所難免。
春捂第四位:手腕
手腕處有心經的原穴,即神門穴。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溫暖全身,而原穴主管各臟腑元氣,能夠強化該臟腑的功能。所以春捂的第一個關鍵部位就是神門穴(腕橫紋小指側端凹陷處)。
春捂第五位:小腿
有些人在寒冷天氣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有惡心嘔吐、眼睛痛等表現。中醫認為,這些表現多因肝陽虛所致,需要重點保護好小腿,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和陽輔穴(小腿外側,腳外踝關節上方四寸處)。
老人小孩注意別捂過了頭
一般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盡量少脫衣服,但溫度超過20度也要適當減衣,特別是晝夜溫差較大的,更要靈活。但絕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捂出了汗,再被風一吹反易著涼。最好選擇寬松的衣服,既擋風又透氣,而且要易于脫除。此時最好不要怕麻煩,根據冷熱靈活調節自己的穿衣情況。
對于老年人和孩子來說,想要“春捂”不過度。老年人對于溫度的變化不太敏感,一不小心則捂過頭了。而對于孩子來說,一般都是家長監督添衣服,但孩子卻很難自己做出合適溫度的判斷,這時添衣最好根據孩子的手腳是否暖和來判斷。如果孩子出汗了,則要考慮衣服是不是穿太多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感覺到熱或者已經出汗時,更不能馬上將衣服脫掉,先用毛巾把汗擦干,盡量讓孩子安靜下來,才能脫衣服。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