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倒春寒” 吃點味沖食物
“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雖然在經受嚴寒之后,人們對春天帶來的溫暖無限向往,但“乍暖還寒”、時高時低的氣溫,讓人老覺得“計劃趕不上變化”——剛脫掉秋褲,發現又降溫了;重新穿上冬衣,卻發現一整天陽光普照。古語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那么“春捂”該注意些什么呢?
“春捂”又該注意些什么
一、不忙減衣。初春到來,氣溫回升,是個逐漸變化的過程,不時襲來的冷空氣使天氣忽冷忽熱。如果著急脫去冬裝,碰上諸如近幾日北方氣溫驟降甚至降雪的情況,很容易感冒。因為此時,人體對這樣的變化也沒有做好準備。一方面,入春后人體內陽氣才剛剛“發芽”;另一方面,經過一冬,人的抗寒能力變差,遇到“倒春寒”時,人們常會覺得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凍”。特別是老人、兒童、產婦,以及患有心肺等慢性病的患者,不要過早地脫掉棉毛衣服,以防風寒侵入而致病。氣溫回升并穩定在15攝氏度之前,都不能盲目減衣。
二、下厚上薄。對于春捂的重點,我國唐代藥王孫思邈主張“下厚上薄”。這是因為,人的陽氣根于腎,全身陽氣都要從這里散布出來,而腎經起于腳底的涌泉穴,因此,褲子、襪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點、暖和點,不要換得太快,脫得太早。有的年輕女子初春時節為了美麗,早早就換上了裙裝,致使關節疼痛,行走不便,我們在門診經常能見到。
三、積極防護。春季也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日子。特別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病的人,一遇到氣溫突變,或花絮拂面、粉塵飛揚,舊疾就會復發,甚至加重,此類病人要格外注意保護自己。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出門要戴口罩,少到公共場合去;患關節疼痛的人,要保護好自己的關節;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不可忽視“倒春寒”的影響,牢記“避風如避箭”這句話。
四、吃姜泡腳。除了通過“捂”來被動地減少能量的損耗,我們還可以主動地升發陽氣。當天氣變冷時,吃上幾片生姜,不但通陽散寒預防感冒,還能暖胃溫脾促進食欲。不過要注意,生姜要在早上吃,用醋腌制過的最好。
抵御“倒春寒” 吃點味沖食物
氣候與人的健康關系密切。在“倒春寒”天氣里,最大特點是春季的多發傳染病與低氣溫交織,極易導致各種傷寒、感冒病癥,特別是老人和小孩更容易發病。一般老人或原來患病的,常發作的有哮喘、支氣管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小孩,則更多表現為各種呼吸道感染,特別是患上重感冒、支氣管炎、鼻炎等疾病的。這個季節里,吃點什么能夠抵抗倒春寒對我們的傷害呢?專家表示,在“倒春寒”的天氣里,不妨吃點味兒沖的食物,對身體有好處,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在‘倒春寒’的氣候條件下,要預防傷寒、感冒,不但要做好保暖防寒,而且要在飲食上增加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沖食物,這樣能對預防傷寒感冒、春季多發的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有益處。洋蔥、姜、蒜、芹菜這些菜類食物,中醫認為,食可疏風散寒,幫助人體殺菌防病。特別是大蒜,作用更大。”現代科學證明,大蒜里含有揮發性辣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質。洋蔥里含有前列腺素,有舒張血管及降低血壓的功能,其中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能促使血凝塊溶解的作用。芹菜里含有揮發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壓、鎮靜、健胃、利尿等作用。“上述食物是好東西,不足是氣味兒比較沖。我們可以用芹菜、姜末做成餃子餡吃,可以用碎洋蔥做成蛋炒飯吃。在做菜過程,洋蔥、蒜、芹菜等也會通過加熱減少氣味,注意烹飪時間不可過長,那氣味就是健康的物質。”
苦味食物也有不錯的“祛火”功效,如杏仁、苦菜、苦丁茶、芹菜、芥藍等。“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敵。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為其中含有生物堿、尿素類等苦味物質,中醫研究發現,這些苦味物質有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的作用。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涼拌、炒還是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祛火’的目的。”
(責任編輯:鄒華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