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的作用有哪些 抗癌降膽固醇
茶油是野山茶果提煉而成的食用油,又名油茶籽油、山茶油。油茶樹生長在沒有污染的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施農藥、化肥等。茶油的作用表現在很多方面,不含芥酸、膽固醇、黃曲霉素等對人體有害物質。色澤金黃或淺黃,品質純凈,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
【茶油的營養成份】
1) 茶油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超過橄欖油,高達79%。
2) 茶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完全符合"歐米伽膳食"國際營養標準;
3) 茶油富含較高的維生素E,是橄欖油的兩倍;
4) 茶油含有橄欖油所沒有的角鯊烯與黃酮類物質,對抗癌、抗炎有著極佳的作用;茶油還含有橄攬油所沒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質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甙,或稱茶皂素)。根據美國國家醫藥中心實驗證實,茶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甙對降低膽固醇和抗癌有明顯的功效。
5) 茶油不含膽固醇、黃曲霉素、添加劑,未受任何農藥化肥的污染。
茶油的神奇功效:茶油外用能消紅、退腫,食用能降肝火,治療內傷,開胃健腸,對肺部,慢性支氣管炎,喉嚨沙啞等癥狀皆具療效,產婦娩后食用既補身又可讓你傷口早日愈合,茶油中的山茶甙甚至有抗癌的作用。
特效食譜:(1)茶油拌面空腹作用可整治胃腸腹瀉、絞腸痧;(2)茶油煎荷包蛋,每日食用一個可保護喉嚨,預防中風和高血壓,養顏美容;(3)茶油炒紅菜,經常食用可預防糖尿病,婦女產前抽筋,產后肚皮松紋;(4)茶油一湯匙拌雞蛋,生吃可止咳及潤喉;(5)茶油煎雞蛋加紀前草或丁騎子,前法可治無水氣的腎臟病,后者,可治有水氣的腎臟病;(6)茶油炒腰花可滋陰補血、益筋骨、補肝腎、降血壓、治尿頻;(7)婦女產后坐月子食用,防日后腰酸背痛;(8)茶油加姜絲炒雞肉,可清目、潤肺、消紅褪腫。
特效外用:輕敷茶油于肚臍,可消腹部漲氣;長枝竹葉燒灰拌茶油敷患處,可治臭頭、疥癬、火燙傷等皮膚病。
(1)可直接涂抹在皮膚上,易被皮膚吸收,起潤膚的作用,涂完后皮膚表面不油膩,浴后擦身,可防治皮膚搔癢;茶油又能抗紫外光,防止曬斑及去皺紋。
(2)直接涂抹在頭發上,起潤發的作用,可防斷裂和脫發,去屑止癢。
(3)用來炒菜十分清淡,吃起來不油膩;
(4)沒有油煙,煙點高達215oC,茶油煎炸食品,顏色鮮黃,味香可口,是烹制食品、加工罐頭、制作人造奶油的最好油料。茶油除食用外,還是肥皂、凡士林、生發油、機械潤滑油、機械防銹油以及醫藥上制作青鏈霉素、油劑的原料;
在民間,茶油對人體的營養保健作用,總結出:
(1)孕婦在孕期食用茶油不僅可以增加母乳,而且對胎兒的正常發育十分有益。
(2)嬰幼兒及兒童食用茶油可利氣、通便、消火、助消化,對促進骨骼等身體發育很有幫助。
(3)老年人食用茶油可以去火、養顏、明目、烏發、抑制衰老、長壽健康。
長期食用茶油地區的居民,冠心病及癌癥患者極少,富含油酸的茶油對機體組織的新陳代謝影響最小,對維護機體健康,抑制和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有明顯的作用,表現在對抑制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多個環節都有有益作用;能降低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等不利于人體健康的物質;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清除機體內脂質超氧化物的作用;豐富的LCP長鏈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對胎兒及嬰兒的營養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有重要作用;人體消化吸收的油酸含量越高,冠心病及高血壓發病率及死亡率越低。
茶油有極廣的用途,它能抗菌,抗病毒及殺微菌。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茶籽殺蟲效果很好,可以治癬疥,可作洗發劑及護發素使用。能防止頭癬、脫發、皮屑及止癢。茶油也可直接搽用以防治蚊蟲叮咬,有很好的止癢效果。濃的茶油可以去除疣。茶與桉混合使用,可以治療感冒及咽喉病,順氣除痰。 在云南,當地婦女常用茶油作梳頭,搽面及用茶籽洗頭。用一毫升桃仁油,十滴山茶油,五滴薰衣草油混和后搽面部,對暗瘡有顯著療效。此外,對黃褐斑,曬斑都很有效果。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