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大喝就是在進補嗎 冬季進補五大注意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生物規律,對人體依然有著重要的影響。民間流傳“今冬進補,明年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俗語。但冬季進補不能盲目,有以下幾方面的注意事項。
冬季進補五大注意
一注意:因證而異
好多人對照著補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癥進補,認為這樣一定不會差了。其實,這樣也不科學。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俗話說:藥證相符,大黃也補;藥不對證,參茸也毒。另外,人的體質有寒熱區別,食物也有溫涼不同,進補的要領是“寒者熱之”或“熱者寒之”。補錯了對身體有害無利。
比如,同是補氣,人參和進補西洋參作用卻完全不同。人參性溫,適用于陽氣虛弱的“寒證”,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參。而西洋參藥性屬涼性,一般用于熱證。適宜有少氣無力、口干口渴等氣陰虛,咽干、干咳等肺陰虛和午后潮熱、久咳等陰虛者。
二注意:因地而異
進補時,除了考慮個人的體質差別,還要考慮你生活的地域。這點也很關鍵。比如,冬季的西北、東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補品中如人參酒、參茸酒等,強壯補身,御寒助陽確有作用。
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北方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宜清淡甘溫之味,如雞、鴨、鵝等。長江以南地區的人們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熱動火,出現咽痛、口瘡、鼻出血等癥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也是少用為佳,應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薺、蓮藕、梨等果蔬為宜。
三注意:因季而異
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溫性食物。除了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種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熱量足的肉類。在燉羊肉的時候,如果搭配上當歸、黃芪,既補氣又補血,對那些冬天怕冷、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別有好處。
四注意:不能以藥代食
正所謂藥食同源,許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補品,并且方便實惠,還不用擔心有任何副作用。但在明確食補與藥補差異的同時,還必須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適當進補,如老人腎虛,可多吃些補腎抗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豬腎、甲魚等;為了防止神經衰弱、推遲大腦老化,可多吃些補腦利眠之食品,如豬腦、百合、大棗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該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帶等;防止視力退化應多吃胡蘿卜、豬肝、甜瓜等。
五注意:藥酒要慎用
近幾年,各種名目的藥酒在補品市場十分受熱捧,也令很多本身就愿意喝點小酒的老年朋友趨之若鶩。其實,藥浸泡在酒里,雖然能把藥品某些有效成分浸出,但每次飲進藥酒中的有效成分還是有限的,如果藥酒飲入過量,酒精的危害要遠比藥效大得多。服用藥酒要考慮自身情況,切不可過量。如陰虛發熱者應慎用,而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慢性腎炎等患者須禁用。
冬季進補的誤區有哪些呢?
誤區1:冬季大吃大喝就是進補。通常進補大多是為了補虛,因此進補吃的食物大多是肉類,如雞肉、牛肉、羊肉等。于是,有的人不明就里,以為進補就是大吃大喝。實際上,進補是慢工細活,是在選對補品的情況下循序漸進地補。如果不顧身體條件,一味大吃大喝,以致能量過剩,會帶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健康問題。
誤區2:冬季人人都應進補。有些人覺得秋冬進補,人人適宜。大補大受益,小補小受用。其實,只有虛的人才宜進補,如果身體不虛,盲目亂補一氣,也會影響健康。
誤區3:虛人補品可隨意用。補品雖好,不可濫用。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進補的原則是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如果陽虛補陰,陰虛補陽,或者缺多補少,或者缺少補多,都會導致不良后果。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