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預防中暑?4招減少中暑可能性
夏天來了之后,很多人會出現中暑的情況,尤其是在戶外工作的人們,經常會中暑暈倒。中暑按照病情的嚴重情況可以分為輕癥、重癥,那么,中醫治療中暑的方法有哪些呢?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中醫治療中暑的穴位按摩療法。
怎么預防中暑?4招減少中暑可能性
1、出行躲避烈日
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
2、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3、飲食
食的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
中暑的中醫治療方法:
1、輕度療法
主證:頭痛頭暈,汗多,皮膚灼熱,氣粗,舌燥,口干煩渴,脈浮大而數;治法:取督脈、手厥陰、陽明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泄熱祛暑;處方:大椎、內關、曲池、委中;方義:大椎瀉全身之熱;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熱;曲池清熱要穴;內關清熱泄三焦火。
2、重度療法
主證:先頭痛,煩渴,呼吸喘息,繼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脈沉而無力;治法:取督脈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開竅、泄熱、祛暑;處方:水溝、百會、十宣、曲澤、委中;方義:神志昏迷,取水溝、百會以開竅醒神;曲澤為心包經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熱;十宣放血以開竅蘇厥。
3、其他療法
刮痧療法:適用于中暑輕證,用光滑平整的湯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兩側,頸部,胸肋間隙,肩臂,胸窩及腘窩等處,刮至皮膚出現紫紅色為度。
(責任編輯:鄒華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