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養生法大揭秘之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是什么?一起來看看~
春天3個月,草木發芽,天地一派生機,萬物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在庭院緩步而行,披散頭發,舒展形體,使意志順應春生之氣而舒暢條達,而不要損害、克伐它。要順應春天的生養法則,違背這個法則,就要傷及肝氣,生長之氣不足,到夏天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夏季3個月,是萬物繁盛的季節。天地陰陽之氣不斷相交,植物開花結果。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適應夏天的陽光,讓精神充實飽滿,并使腠理宣通,衛氣疏泄,使人心舒暢向外,如同所喜歡的東西在外界。這是與夏季相應的保養“長氣”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要傷及心氣。到了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供給秋天收養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會得重病。
秋天3個月,是萬物成實的季節。此時天高氣爽,西風漸起,地氣清肅明朗,此時人們應該早睡早起,聞雞起床,精神內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肅殺之氣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從而使得肺氣清平。這是與秋季相適應的保養方法,如果與之相違背,肺氣則會受傷,到了冬天就會變生腹瀉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給冬季閉藏的精氣就少了。
冬季3個月,是萬物潛伏的季節。此時水結成冰,地凍開裂,這時節,人們不要擾亂陽氣,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陽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內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態,還要避免寒氣侵襲,保持溫暖,但不要過熱而致皮膚開泄出汗,以致陽氣頻繁耗傷。這是與冬氣相適應的保養藏蓄的道理,若違背這一原則,就會傷及腎氣,到了春天,就會得痿厥一類的疾病,供給春季發生的精氣也就少了。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高年之人,多有宿疾,春氣所攻,則精神昏倦,宿病發動。又兼冬時,擁爐熏衣,啗炙炊煿成積,至春發泄。體熱頭昏,壅隔疫嗽,四肢倦怠,腰腳無力,皆冬所蓄之疾,常當體候。春日融和,當眺園林亭閣,虛敞之處,用攄滯懷,以暢生氣。不可兀坐,以生抑郁。飯酒不可過多,米面團餅,不可多食,致傷脾胃,難以消化。天氣寒暄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里,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去。
當夏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肺。三伏內腹中常冷時,忌下利,恐泄陰氣,故不宜針灸,惟宜發汗。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平居檐下、過廊、街堂、破窗,皆不可納涼,此等所在雖涼,賊風中人最暴,惟宜虛堂、凈室、水亭、木陰潔凈空敞之處,自然清涼。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夏三月,每日梳頭一二百下,不得梳著頭皮,當在無風處梳之,自然去風明目矣。
當秋之時,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肺盛則用咽以泄之。
秋間不宜吐并發汗,令人消爍,以致臟腑不安。惟宜針灸,下利進湯散以助陽氣。又若患積勞、五痔、消渴等病,不宜吃干飯炙煿,并自死牛肉、生繪雞豬、濁酒陳臭、咸醋黏滑難消之物,及生菜、瓜果、蚱醬之類,若風氣、冷病、痃癖之人,亦不宜食。又當清晨,睡覺閉目叩齒21下,咽津,以兩手搓熱熨眼數次,多于秋三月行此,極能明目。
冬月腎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養心。宜居處密室,溫暖衣衾,調其飲食,適其寒溫,不可冒觸寒風。老人尤甚,恐寒邪感冒,為嗽逆麻痹昏眩等疾;冬月陽氣在內,陰氣在外,老人多有上熱下冷之患;不宜沐浴,陽氣內蘊之時,若加湯火所逼,必出大汗,高年骨肉疏薄,易于感動,多生外疾,不可早出,以犯霜威;早起,服醇酒一杯以御寒,晚服消痰涼膈之藥以平和心氣,不令熱氣上涌,切忌房事,不可多食炙肉面餛飩之類。
(責任編輯:黃詩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