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粽子應有度 端午小長假養生全攻略
6月9日即將迎來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一連三天的歡樂假期,少不了攝入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胃腸道專家表示,端午假期消化系統疾病高發,為了避免端午節出現健康問題,端午節飲食應有所注意。管不住口的你,如何在端午做好腸胃“保衛戰”呢?端午假期有哪些養生注意事項?
一、端午節飲食注意事項
1、進食粽子應有度
每年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盡管我國南北方的粽子風味、特點和做法不同,但都以糯米和粽葉為主料。祖國醫學認為,糯米是糧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據“本草”中的藥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粽子,有哪些人群吃粽子尤為需要注意呢?
(1)胃腸消化吸收功能較弱者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易造成消化不良,從而產生過多的胃酸引起腹痛等,甚至可誘發或加重原有的胃腸道疾病。這往往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攝取,造成纖維不足,因此吃粽時應該搭配涼拌青菜和水果沙拉,另可選白米粽,別粘糖,不要吃得太甜。小孩兒童和老年人謹慎進食。
(2)糖尿病患者。糯米屬于精制白米,食用后易升高血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穩定血糖,尤其是豆沙味、紅棗味等甜味粽子;
(3)心腦血管患者。
肉粽、蛋黃粽大多高油脂、高膽固醇,不適合心腦血管患者吃,否則易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臟負擔。
(4)有膽囊炎和膽結石以及胰腺炎的病人。
不要吃肉粽、蛋黃粽等脂肪、蛋白過高的粽子。
無論是否以上人群,進食粽子應有度,吃粽子時最好能適當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每次最好少吃一點,可選擇迷你粽子,切忌天天吃。
2、粗細搭配 飲酒適量
端午假期菜肴豐盛,往往存在肉類過多、過于油膩。專家建議,節日期間,首先要注意主食與副食的搭配,提倡以素食為主,葷素搭配。要適當吃些粗糧和粗纖維食物,做到粗糧、細糧搭配,以幫助消化,但對于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地瓜、芋頭、南瓜、糯米、豆漿等難以消化且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則盡量少食。
此外,專家提醒餐桌上觥籌交錯,適量喝點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是不可開懷暢飲,因為大量飲酒不僅會造成酒精中毒、急性胃粘膜損傷及酒精性肝炎等,還會誘發膽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的發作。
另外,人們在飲酒時,特別是大量飲酒時,常常會產生飽脹感不想再吃飯了,從而更為傷身。建議飲酒過后要多吃飯、蔬果,可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等重要的抗氧化劑,以減少酒精對人體的傷害。
二、端午節起居注意事項
俗話說“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意思是端午節沒過,御寒的衣服不要脫去,以免受寒。端午節前后不僅僅是農作物等萬物的最旺盛的生長期,還同時是大地中的各種病菌和蠹蟲的旺盛生長期,人體濕熱出汗,空氣中的過敏原增多,蚊蟲活躍,日照增強。于是,各種皮炎、濕疹、手足癬、蕁麻疹、白癜風等皮膚類疾病開始多發。
將菖蒲、生艾葉、佩蘭等香草混合,煎水洗澡,可以預防以上提及的皮膚病。菊科的佩蘭有香氣,煎水沐浴有解熱清暑、化濕健胃、止嘔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起到預防感冒,防止蚊蟲叮咬的作用。 因此端午節期間,人們應該注意進行衛生以驅除邪氣。
三、端午節情志注意事項
端午時節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時段,天氣較煩悶,假如工作壓力大,人體生理氣血運行不順,容易煩躁憂郁、心悸胸悶。情緒的變化,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亦可導致精神疾患,如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脾。夏季養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氣調順。因此加強運動,促使全身氣血暢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調理脾胃代謝,通調氣血循行,憂郁情緒也隨之化開。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