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治療腰痛需辯證 拔火罐注意5要點
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為人體提供支持并保護脊柱,對長期在辦公室久坐而缺少運動的人,或是因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長時間維持一個體位或姿勢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并引發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復性損傷后積累發病,中醫拔罐治療腰痛要辯證治療。
1、腎虛腰痛
① 治則。偏陽虛者補腎助陽,偏陰虛者補腎滋陰。
② 取穴。偏陽虛:大腸腧、環跳、委中、腎俞、足三里、昆侖、命門、氣海、關元。偏陰虛:大腸腧、環跳、委中、秩邊、三陰交、太溪、命門、氣海、關元。足三里為足陽明胃之合,昆侖為足太陽膀胱經經穴,配腎俞以助陽溫經止痛。三陰交配太溪滋補肝脾腎三臟之陰,佐秩邊為榮養經脈止痛。
③ 操作。患者俯臥,選拔腎俞、大腸腧、委中、足三里,用最小的抽氣罐拔昆侖,每次拔罐不超過5個,用中小號玻璃罐,以閃火法吸拔,吸力不易太強,時間5—10分鐘,一日一次穴位輪換取用。
2、風濕腰痛
① 治則。溫經通絡止痛。
② 取穴。腎俞、志室、氣海俞、大腸腧、關元俞、環跳、風實、委中、陽陵泉、飛揚、昆侖。
③ 操作。患者俯臥,均以中、大號玻璃罐,以閃火法吸拔,吸力要強,時間10—15分鐘,只有昆侖用最小抽氣罐吸拔,坐罐個數不限,對以上穴位可同時拔,還可使用油走罐,由上至下游走,局部風濕淤血可用刺血罐。
3、淤血腰痛
① 治則。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② 取穴。血海、膈腧、大腸腧、環跳、三陰交、合谷、期門、腎俞、秩邊、承山。
③ 操作。患者俯臥,用大中號玻璃罐以閃火法吸拔,拔時深重,時間10—15分鐘,視情況延長,最好要拔出痧來,油走時用螺旋走法,幅度要大,刺血罐拔環跳、大腸腧、委中、承山、或有淤血部位也可用刺血罐,出血量5—10毫升,對于疼痛,急性發作,有緩急解痛之效,每次取穴不超過3個穴位,女性拔出血量應少一點,注意是否會有血暈。拔罐治療本病有較好的臨床效果,配合推拿治療則療效更佳,如為繼發性腰腿痛應配合物理化學檢查,查清原發病灶,以免誤治。如為腰椎間盤脫出,應配合骨科做腰椎間盤復位。如為結核、腫瘤,則應進大醫院進行綜合療治,如患者精神緊張,應好言相勸,疼痛處配以按摩熱敷易于行氣活血,通絡止痛。適當運動有助治療。
拔火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保暖 拔罐均要在脫衣服后才能操作,所以治療時應避免有風直吹,防止受涼,保持室內的溫度。
2、避免燙傷 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更不要在罐口處灼燒,以免燙傷。
3、不宜部位 皮膚破損處、皮膚瘢痕處、皮膚有贅生物或骨突出處均不宜拔罐。另外,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4、防止感染 起罐后,皮膚局部如出現潮紅、瘙癢,不可亂抓,經幾小時或數日后就可消散。如果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瘀血時,輕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較大時,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針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紗布以防感染。
5、拔罐時間 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時間宜長;病情輕、病位淺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時間宜短。肌肉豐厚的部位,時間可略長;肌肉薄的部位,拔罐時間宜短。氣候寒冷時拔罐時間適當延長,天熱時相應縮短。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