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需重點防控高血壓 中醫六招巧調理
醫學指導: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專科 黃琳教授
婦女在45—50歲以后,常會出現一些臨床表現,如眩暈、頭痛、月經紊亂、失眠多夢,或煩躁、激動,或表現出一些上熱下寒的癥狀,醫學上稱之為更年期綜合征,同時血壓不穩定,而引起血壓升高。有研究表明,女性高血壓在更年期以前的發病率僅為同齡男性的一半,而更年期以后,發病率較同齡男性急劇增加。所以在更年期的婦女要注意自己的血壓情況。
更年期女性需防血壓升高 調情志是關鍵
中醫認為:婦女七七為斷經之年,腎氣逐漸衰弱,氣血虧虛,精血不足,陰陽俱虛,不能濡養溫暖其他臟器而出現了各種癥候。這個年齡段的婦女經歷了經、帶、胎、產等耗傷氣血的階段,多數人已經氣血兩虧,此時肝腎陰虛、陰陽失調為更年期婦女的主要的生理及病理特征。
中醫認識到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病發生與肝的關系密切,由于情志不調、飲食失節及環境壓力的因素,導致陰陽失調,肝腎虧損,陰虛火旺,故血壓升高,伴頭暈、眼花、耳鳴、失眠健忘、潮熱汗出、記憶力減退、腰痛腿酸;更易見煩躁易怒、情緒異常。所以說,高血壓的發生與情緒方面的失調有重要關系。因此,臨床上中醫治療更年期婦女高血壓時除了調理陰陽、補益肝腎、活血化瘀之外,還強調疏肝解郁、調暢情緒。
中醫六招巧調理 助女性安度更年期
更年期是人的正常的生理變化過程,為了能安全度過,防止出現血壓的升高,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引起注意:
1、認識其特殊性。婦女到45歲以后,月經開始出現紊亂,隨著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表現出了一些身體的異常表現,如潮熱盜汗,睡眠不好、疲勞乏力等,特別是容易煩躁著急,面對身體出現這些癥狀,應明白是人體內分泌學及生物學開始發生了變化,身體的某些機能慢慢開始了減退,這樣才不會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可以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學習了解女性更年期的生理病理變化、臨床表現、飲食注意、心理調理等內容,才能面對身體的變化,不恐懼、不焦慮、保持愉悅、樂觀的心情,減少血壓的升高。
2、學會釋放壓力。婦女到了更年期這個年齡,既是家庭的支撐,又是單位的主要骨干;家庭的負擔,工作中的競爭,都給人帶來一定的壓力,再加上有些人爭強好勝,做事要求完美,所以,臨床癥狀比較明顯,面對這類人群,醫生除了用藥物治療外,還會通過疏泄情緒,解釋癥狀,積極鼓勵等基本心理治療措施,提供精神支持,緩解焦慮情緒,增加安全感。我們自己也要學會釋放壓力,放松心情,多和人溝通,培養一些生活興趣、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分散注意力??刂凭翊碳ず托那榧?,這樣可以減輕癥狀,或不治而愈。
3、合理飲食調養。婦女在更年期因體內代謝加快,蛋白質、脂肪、糖類的消耗增大,因此,飲食結構要做適當調整,保證營養充足,要注意三餐飲食的搭配,每天保證能從食物中獲得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適當限制高脂肪食物及糖類食物,少吃鹽,不抽煙、不喝酒,少吃刺激性的食品,如咖啡、辣椒、油炸食品等,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魚、豆制品及瓜果蔬菜等,尤其是大豆,因為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有助于改善女性的內分泌失調。
4、有規律的運動。有些人忙于工作,疏于身體的鍛煉,或者根本就沒有鍛煉身體的意識,少運動或者不運動。實際上,有規律的運動,除了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控制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保持體重外,還可以使大腦皮層運動區興奮,使人產生愉快的感覺,要尋找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如慢跑、快走、游泳、太極拳、瑜伽等,每周3次以上,每次30—40分鐘,持之以恒,形成習慣。
5、中醫藥膳治療。臨床上我們治療更年期婦女高血壓以調理陰陽、補益肝腎、活血化瘀為主要法則,可以幫助改善癥狀,降低血壓、調理睡眠。除了用中藥治療以外,我們還建議用中藥藥膳輔助治療,“以食為療”改善睡眠,下面介紹幾款有效的藥膳方:
(1)百合蓮子湯:百合20克、蓮子10克、紅棗10克,加水200ml,煲30—40分鐘,分早晚服,有滋陰潤燥,養心安神的作用。
(2)明玫茶:決明子10克、玫瑰花5克,代茶飲,有疏肝氣、降血壓的作用。
(3)小麥棗茶:浮小麥30、紅棗10克,加水200ml,煮30分鐘,當茶飲,有養心除煩的作用。
(4)靈芝煲湯:靈芝30克,瘦肉(排骨)50克,煮1小時左右,喝湯吃肉,有健脾益氣,養心安神的作用。
(5)參蓮煲湯:黨參5克、麥冬10克、蓮子10克,瘦肉50克,煮40分左右,喝湯吃肉,有益氣養心助睡眠的作用。
6、支持性心理干預。有些婦女在更年期,除了軀體的一些表現外,還有明顯的焦慮情緒或抑郁情緒,這樣的情況下,除通過中西藥物治療,還應積極尋求心理干預,通過心理疏導改變對一些事情的認知,從而改善情緒,達到心理健康,高質量的生活水平。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通訊員:李朝 金小洣)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