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春季養生護心是重點 保健防病守四要點
初春氣溫逐漸回暖,卻又乍暖還寒,專家提醒,中老年人此時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引起心梗發作。因而老年人當養護心臟,從日常生活開始。那么初春期間,老年人保健有哪些要點?
初春是“心”的一道坎
初春是老年人心衰的發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氣變化無常,常使原有心衰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惡化,易誘發心絞痛,發生心肌梗死或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同時,這個時節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心衰患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這是導致心衰患者出現死亡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因而初春期間,老年人當養護心臟,具體從日常生活四個要點開始。
一、初春飲食護心要點
抵抗力低下的老人,初春養生應注意飲食。那么,老人初春養生飲食要注意什么?
1、宜溫熱松軟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初春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之陽氣,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后,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損害人體健康。
2、少咸多苦
初春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當咸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加旺盛,從而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咸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功能。
3、進補前先引補
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比如食用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生姜燉牛肉等。
4、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于新鮮水果和蔬菜。此外,初春多吃點辣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進食欲。
二、初春起居護心要點
1、注意“春捂”
中醫養生保健學中講究“春捂秋凍”,即早春的時候不要急著脫掉冬裝換春裝,預防倒春寒。早春時常有寒冷氣候的反復,穿著宜偏暖些。對調節能力較差的孩子、中老年人或體質較弱者來說,應根據氣候寒熱變化,隨時添減衣服。
中老年人體內產熱本領較低,且循環系統已不像年輕人那樣正常,故容易受“倒春寒”的刺激。因此立春以后,中老年人仍要盡量減少出門次數,外出戴上帽子減少頭部血管受到冷空氣的刺激,高血壓病人要注意正規持續用藥。
2、起床宜慢
清晨起床宜慢不宜快,一定要留足“緩沖時間”。起床后要注意保暖,如果愛晨練,切記充分熱身再運動,以防增加心臟負擔。如果正服用β阻斷劑,最好在晚上上床前服用,這樣清晨藥效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三、初春情志護心要點
1、學會制怒
中醫理論認為肝臟與“木”相對應,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更活躍。因此,初春養生以養肝護肝為先。應保持好心情,防止肝郁氣滯,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要想肝臟強健,首先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調。
2、大笑護心
壓力積累出的“悶氣”會在體內蔓延,長此以往,容易使心臟“受傷”。此時,老年人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給心臟“釋壓”。每天大笑三次。一項對觀看喜劇的癌癥患者進行的血樣檢測發現,他們在大笑過后,體內正常細胞的活性會**提高。研究發現經常唱歌能增加人體內免疫細胞的數量。多做深呼吸,尤其是到空曠的地方大喊幾聲,也可以為自己減壓。
四、初春運動護心要點
春季鍛煉要多去戶外,但早春時節,身體各器官功能還處在較低水平,此時不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一些節奏較慢且運動量不大的戶外活動更適于早春,如慢跑、步行、做廣播體操、放風箏等。鍛煉結束時要立即擦干汗液,以防著涼。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