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拔罐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又稱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癥。現代醫學認為,病因是腰椎間盤退行性疾病變、腰外傷、積累性勞損,使纖維環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椎管內突出,壓迫或刺激神經根和脊髓而引起腰腿疼痛綜合征。根據病因及臨床表現特點不同分為寒濕型、瘀血型及腎虛型3型。
寒濕型
癥狀
腰部冷痛重著,每遇陰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劇,痛處喜溫,轉側不利,靜臥痛勢不減,或伴有下肢肢體麻木重著疼痛,體倦乏力,或肢末欠溫,食少腹脹。
治法
(1)選穴 腎俞、腰陽關、陰陵泉、委中。
(2)定位 腎俞: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腰陽關: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俯臥位,在腰部,兩髂嵴連線與后正中線相交處為取穴部位)。
陰陵泉: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內側骨內緣(脛骨內側)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關節下時,脛骨向內上彎曲之凹陷為取穴部位]。
委中: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3)拔罐方法
采用針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針刺入,得氣后留針10分鐘,出針后,再進行拔罐,留罐10分鐘,起罐后腰部及沿著下肢疼痛部位加溫和灸20分鐘,以皮膚潮紅、人體感覺舒適為度,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瘀血型
癥狀
腰痛如刺,痛處固定,日輕夜重,痛處拒按,輕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轉側,面晦唇暗,伴有下肢肢體麻木疼痛,或時有短暫針刺樣加劇,下肢活動后疼痛加重,或伴血尿,病勢急暴,突然發病者,有閃挫跌打外傷史。
治法
(1)選穴 膈俞、腎俞、次髎、血海、委中。
(2)定位 膈俞: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腎俞:見前。
次髎:在骶部,當髂后上棘內下方,適對第2骶后孔處(俯臥,骨盆后面,從髂嵴最高點向內下方骶角兩側循摸一高骨突起,即是髂后上棘,與之平齊,髂骨正中突起處是第l骶椎棘突,髂后上棘與第2骶椎棘突之間即第2骶后孔,此為取穴部位)。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位,屈膝成90°,醫者立于患者對面,用左手掌心對準右髕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蓋上,拇指尖所指處為取穴部位)。
委中:見前。
(3)拔罐方法
刺絡拔罐法。委中穴采取三棱針點刺出血,出血量以3~5毫升為宜,余4穴用梅花針輕叩刺,以皮膚微微發紅為度,再進行拔罐,留罐10分鐘,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腎虛型
癥狀
腰痛以酸軟為主,喜按喜揉,遇勞更甚,常反復發作,伴有腰膝無力,或見心煩失眠,口燥咽干。或見手足不溫,少氣乏力。
治法
(1)選穴 腎俞、大腸俞、次髎、委中、承山。
(2)定位 腎俞:見前。
大腸俞: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兩側髂前上棘之連線與脊柱之交點即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次髎:見前。
委中: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腘橫紋中點至外踝尖平齊處連線的中點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可隔附子片或艾條直接溫和灸各穴15分鐘,再進行拔罐,留罐10分鐘,每日1次,5次為l療程。
注意事項
拔罐治療本癥可明顯改善癥狀,治療期間應睡硬板床,并注意腰背防寒保暖,對重癥患者須配合中西醫綜合治療措施。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