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寒露節氣期間養生需要預防哪些疾病?
寒露后天氣很快變冷。體弱者特別是老年人的身體耐受力弱,適應性差,在此季節,很多疾病會紛至沓來,中老年人常發生哮喘、心絞痛、消化不良、胃脘痛、中風等病癥,因此應有養生防病的意識,可從以下方面加強自我保健。
1、心腦血管病
秋季是從夏季到冬季的過渡性季節,冷暖多變,常常不易立即感覺和體驗到,且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復,寒而復暖,暖后又寒,使人防不勝防。
在晚秋時節,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明顯提高,高血壓病人秋冬之交血壓往往要較夏季的血壓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腦血管血液循環的障礙。
貼心提示:秋季氣候涼爽干燥,感冒受寒一般較為普遍,對健康人來說,這也許不意味著什么,但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這方面也粗心大意的話,就很容易引發原有的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因此,預防秋季感冒受寒對心腦血管病患者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2、痛風
深秋天氣轉冷,人體進食中樞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飯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則體內血尿酸產生過多,容易發生痛風。
貼心提示:宜多飲水,以促進尿酸排出,防止結石形成。每天需飲水2000-3000毫升,使每日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為防止夜間尿液濃縮,可在臨睡前或半夜增加飲水量。
3、老年皮膚瘙癢
老年皮膚瘙癢是常見的老年性疾病。通常皮膚瘙癢以軀干為主,大腿內側和小腿屈側、關節周圍也常見。癢為陣發性,輕重和持續時間不一,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溫度升高時易誘發或加重。
貼心提示:沐浴不宜過勤,不用堿性大的肥皂,可用香皂或硫磺皂。保持大便通暢,可排除體內積聚的致敏物質,避免誘發瘙癢。
4、急性胃腸炎
入秋后,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如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或直接食用從冰箱里取出的飲料和食物,就可能發生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
貼心提示:“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同時,大魚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盡量少吃,飲食結構要以清淡為主。在吃海鮮和燒烤時,一定要注意新鮮度。秋天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5、十二指腸潰瘍
由于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欲隨之旺盛,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也會導致十二指腸潰瘍的發作。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極常見的消化系統疾患,占消化性潰瘍的80%左右,主要癥狀為節律性上腹部疼痛、反酸、燒心等,可發作數日至數月而緩解,但極易復發,甚或整個秋季都在發作。
貼心提示:可用食療法。將牛奶250克煎沸,調入蜂蜜50克、白芨6克,日服一次;如有氣虛乏力、畏寒等表現,可用黃精30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淮山藥30克和黑糯米60克熬粥同服,對緩解癥狀、增強體質有一定作用。
6、習慣性便秘
秋季氣候干燥,大便隨之也會干結難排,表現為便次減少,糞質堅硬,病人常伴有左下腹腹脹感、欲便不暢等。
貼心提示:按摩是簡便易行的促排便方法,這種方法可在晚上睡前或清晨起床前進行。具體操作方法是:身體仰臥,先將兩手掌心摩擦至熱。然后兩手掌心在右腹下部順時針方向圍繞腹部旋轉,共按摩30圈。這個方向正好與糞便在大腸中的運行方向一致,有助于大便的運行。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長期晚上不吃飯會瘦嗎?專業解讀與科學建議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