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不只屬于女人,男士們也得注意
更年期
更年期,人們對于這個詞,大多都是帶著負面情緒,或害怕,或逃避,或擔憂,或嫌棄,“更年期”這個詞,有時甚至成了取笑或者指責的話。處于40~60歲之間的婦女,或多或少都經歷著更年期的困擾,覺得自己樣子變老、變丑,身體上各種的不適難以明確診斷和有效治療,月經紊亂、潮熱、盜汗、失眠、心悸、色斑……更痛苦的是,不由自主的情緒變壞,和身邊的人關系越來越差,煩躁、憂傷、焦慮、孤獨、猜疑……心中各種的愁苦不能被人理解,生活仿佛只剩下陰霾。
很多女性患者會問,怎樣才能避免更年期、更年期要怎么治療?其實,這是對“更年期”的誤解。
從醫學上講,更年期是指婦女從生育期向老年期過渡的轉化階段,即從卵巢功能開始衰退到完全停止的階段,多在40~60歲之間。
是不是月經停止了就是更年期呢?
其實也不是。絕經則僅是指月經絕止不行,月經不再來潮超過一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絕經。絕經之前已存在卵巢逐漸衰退的階段,這個階段大約2~4年,在不同的人長短不一,稱為絕經前期。絕經之后卵巢功能更為低下,但不一定立即完全消失,一般也要經歷2~3年,也有長達6~8年,甚至更長。也就是說,雖然絕經是更年期的明確標志,并不包括更年期的全部過程,更年期是絕經前期、絕經和絕經后期的總和。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圍絕經期”的新定義來取代“更年期”一詞。根據生理指標的測定,圍絕經期大約在絕經前10年開始,即40歲左右,絕經后的10年時間,卵巢功能才完全消失,人就進入老年期。
醫生特別提醒,男士們不要以為更年期只屬于女性,男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再過幾年,男人到了六十來歲的時候,也同樣要進入身心大調整的“更年期”,那些曾經看到別人的“不可理喻”,也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更年期有哪些癥狀?
在這一階段里,卵巢功能逐漸衰退或喪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下降,身體還不能一下子適應這種激素變化,就會出現潮熱、出汗、情緒不穩定、月經不規律等癥狀,處于更年期的女性都經歷著不同程度的癥狀。當癥狀較為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就稱為“更年期綜合征”,按照醫學的定義,更年期綜合征,又稱“圍絕經期綜合征”,指婦女絕經前后出現性激素波動或減少所致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伴有神經心理癥狀的一組癥候群。
主要的癥狀有:
(1)月經周期的不規律、月經量增多或減少,逐漸絕經;
(2)泌尿生殖器的萎縮,出現壓力性尿失禁(咳嗽、彎腰用力時控制不住小便)、排尿困難、性交不適感和性欲下降等;
(3)潮紅、潮熱、出汗,伴有頭暈、心慌,血壓升高(特別是收縮壓升高)等;
(4)憂慮、抑郁、疲倦、思睡、記憶力減退、易激動、情緒不穩定、神經過敏,失眠、煩躁等,如以往精神狀態屬不穩定型,或既往有精神病發作史者,其更年期精神方面的癥狀就要重些。
是否患上“更年期綜合征”這個“病”,并沒有明確的界限。
在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身體變化(雌激素下降、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和心理變化很容易進入惡性循環,互相影響、互相加重。臨床上面對更年期的患者,開導和鼓勵往往是治療能見效的開端,不僅要跟患者講,還要給患者的丈夫和兒女講,使他們參與其中,給予更年期女性支持和幫助,特別是生活中給予照顧和體諒,降低生活和社會的壓力,陪同其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給予情感上的支持。
臨床上,時時會有患者說,聽了醫生的講解就已經輕松了很多,還沒有吃藥就已經沒有了胸悶、血壓波動的癥狀,也時時會有患者家屬從不情愿地陪著妻子或母親就診、變為主動帶著她們來復診,因為經過調理之后家庭關系好了很多。可見,這個特殊時期,是需要大家齊心合力去積極面對的。
所以,如果我們能認識清楚這一階段的特殊表現,明白這個階段的各種變化只是正常的、必經的過程,那么,我們首先就在精神上戰勝了它,從而也就有力地打破了這個惡性循環。其實,“更年期”是一個生理階段,這個年齡的女性都會經歷的,就像我們曾經都經歷了“青春期”身體的變化和心靈的躁動,到了更年期,同樣也只是身體進入了一個重新調整的特殊時期而已。
接受“更年期”,其實就是接受真正的自己。
中醫建議:辯證調理效果佳
中醫調理更年期,著重從補腎入手,調整腎及肝、脾、心等臟器功能的偏盛偏衰。治療以補脾腎、調沖任為主,兼以疏肝理情志。從腎論治,主要可以分為腎陰虛、腎陽虛、腎陰陽兩虛三種證候,都有相應的中成藥可以選用,如果癥狀較重、較復雜,建議找專業的中醫醫生詳細診察,開具針對性的中藥處方。
(一)腎陰虛證:
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頭暈,耳鳴,面頰陣發性烘熱,出汗,腰膝酸痛,足跟疼,或皮膚干燥,口干便結,尿少色黃,舌紅少苔,脈細數。常用左歸丸和二至丸。若出現雙目干澀,可用杞菊地黃丸;若心煩不寧,可用知柏地黃丸、天王補心丹。
(二)腎陽虛證:
表現為月經量多、色偏淡,精神不振,面色灰暗,腰背冷痛,小便清長,夜尿頻多,或面浮肢腫,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弱。常用右歸丸、附桂地黃丸等。
(三)腎陰陽俱虛證:
腎陰虛、腎陽虛各種表現都可以出現,可見月經紊亂,頭暈耳鳴,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脈沉弱。處方一般用二仙湯和二至丸。抑郁癥狀明顯者,可選用逍遙丸或加味逍遙丸。
美味可口的“更年期”食療方
(一)腎陰虛證:
■百合雞子黃湯
【原料】百合50克,雞子黃(即雞蛋黃)1個。
【制法】百合洗凈,浸泡一晚,洗去白沫,加清水400ml,煮至200ml,將雞蛋黃攪勻調入即可。溫服。
【功效】滋陰養血,清心安神。
■甘麥大棗湯
【原料】淮小麥(去殼)30-60克,大棗(去核)6-10枚,生甘草10克。
【制法】三味放入沙罐或瓦罐,加水煎煮約1小時,撿去甘草即成。溫服,每日一劑。
【功效】益氣養血,清心安神。
(二)腎陽虛證:
■益智仁粥
【原料】益智仁12-15克,糯米60克。
【制法】將益智仁研成細末。用水適量將糯米煮成粥后,加入益智仁,加入少許鹽或冰糖調味,煮沸即成。溫熱空腹服用,每天1-2次。
【功效】溫脾止瀉,補腎固精,縮尿止遺。
■肉蓯蓉雞蛋
【原料】肉蓯蓉20克,雞蛋2個。
【制法】雞蛋煮熟,去殼,入肉蓯蓉同煮20分鐘,加入調料調味即可。每日1-2次,每次1個雞蛋。
【功效】溫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
(三)腎陰陽俱虛證
■山萸肉粥
【原料】山萸肉15克,糯米6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山萸肉洗凈,與糯米同入熬粥,調味即成。作餐食用。內有濕熱者不宜。
【功效】平補肝腎陰陽。
■仙靈脾糖漿
【原料】仙靈脾(又稱淫羊藿、羊藿葉)300克,女貞子100克,五味子10克,砂糖100克或根據口味增減。
【制法】上三味加水煎煮取汁,加入砂糖熬成糖漿狀。每次服10-15克,早晚空腹服用,10天為一個療程。
【功效】補腎壯陽,益肝養陰。■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大揭秘
2024-11-01馬齒莧能治療白發嗎?專業解析與科學建議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