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更年期癥狀有哪些
1。脾腎兩虛型
頭暈,腰痛,肢寒,浮腫,尿頻或失禁,口淡,便溏,納少,乏力,舌淡苔白,脈沈細或沈遲。山藥20、菟絲子15、仙靈脾15、仙茅5、川斷12、覆盆子15、熟地10、白朮10、茯苓15、黨參10、炙甘草6。
2。陰虛肝旺型
頭暈頭痛,眼乾澀,心煩急躁,多夢少寐,口乾,手足發熱,耳鳴,心悸,烘熱汗出,舌紅,少苔或苔薄而乾,脈細數或弦細數,部分人還可能血壓升高。女貞子15、生地10、山萸肉10、覆盆子15、當歸10、白芍10、菊花10、桑葉10、枸杞子15、黃芩10、百合15、合歡花10。
3。加減:
出血較多或淋漓不斷者加黃耆、棕櫚炭、阿膠、椿皮、煆牡蠣;血壓高者加牛膝、鉤藤;汗多者加生牡蠣、浮小麥;失眠重者加夜交藤、生龍齒。以上方劑可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經臨床觀察,以上中藥治療更年期綜合癥,能明顯緩解更年期癥狀,對治療和預防絕經后骨質疏鬆也有一定作用。
為何女性更年期后易得大病
“全世界范圍內,婦女的自然絕經年齡在45—55歲,平均為50歲左右,也就是說,大部分女性的更年期,會出現在50歲左右這個年齡段。”
而如今,隨著女性的平均壽命延長,女性1/3的生命周期將在絕經后度過。所以,更年期是每一位女性人生中的必經階段,每一位女性都應該坦然面對更年期,把絕經當作新生命階段的開始,積極地去面對,才能降低將來多種老年病的發病率,為提高晚年生活質量打好基礎。
因為絕經后婦女雌激素的缺乏,會導致一些遠期并發癥,特別是骨質疏松癥和心血管疾病。“圍絕經期婦女約25%患有骨質疏松,50歲以后女性發生髖關節、脊椎、四肢關節等部位的骨折比例接近40%,特別是脊椎和髖關節的骨折常會導致癱瘓,引發殘疾。”還有心血管疾病,從全球來說,是婦女死亡的首位原因。
3/4絕經婦女會有潮熱出汗的痛苦經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月經紊亂是“圍絕經期”女性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在醫院的圍絕經期門診中,也是婦女們最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而這次講座后的互動問答中,有不少年齡未到40歲的女性,都說自己有月經紊亂的現象,很擔心是不是更年期提前到來的征兆。
事實上,引起月經紊亂可以有很多原因,不一定要更年期女性才有。而對于更年期女性來說,身體還會同時出現其它一些不適的癥狀,潮熱出汗就是其中最常見和最具特征性的癥狀之一。
“因為圍絕經期婦女激素水平老是上下波動,從而影響到體溫調節中樞,身體就會跟著出現忽冷忽熱的反應,幾乎3/4的絕經婦女會有潮熱出汗經歷,這種癥狀可能出現在絕經前,也可能出現在絕經后,而且時間會持續數月到數年不等。”
曾經碰到過一位門診病人,她的所有衣服都是拉鏈式的,因為潮熱癥狀瞬間出現時,脫衣服根本來不及,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解開拉鏈。而她在晚上睡覺時,一定要在床頭邊準備好干毛巾和干衣服,因為冷不丁就會出一身的汗,把衣服都給打濕。
此外,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緊張、焦慮、煩躁、易怒、情緒低落、抑郁、疑心、自信心不足等,也是女性更年期的常見癥狀。如果你是中年女性,同時又有以上某些癥狀,那十有八九是進入更年期了,最好上醫院找專科醫生,問問緩解癥狀的方法。
適當補充雌激素可緩解更年期各種癥狀
為什么,女性到了更年期,就會出現這么多的健康問題?關鍵的原因就在于,從更年期開始,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顯著下降,導致機體因缺乏性激素而變得不健康。所以,適當補充激素是更年期女性自我保健的方法之一。
對于“圍絕經期”的女性而言,小劑量補充雌激素,可以緩解因卵巢功能衰退導致的雌激素不足所帶來的各種癥狀,并預防一些老年病的發生和發展。同時,有子宮的女性還需要補充孕激素以保護子宮內膜。
當然,很多人會擔心激素補多了人會發胖,所以在劑量的掌握上就顯得十分重要,不能自己隨便服用,必須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才行。
“就像我自己的老師,現在已經將近八十歲,但仍然在補充激素,只是所用的劑量和間隔的時間跟以往有所不同。”
不過,補充激素一定要非常謹慎,在使用之前到婦科門診做個詳細全面的體格檢查,確定自己是否適合使用激素,并在使用后3個月復查一些指標,以檢查激素使用后對身體健康有無影響,以后還要一年檢查一次。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也能緩解更年期癥狀
除了補充激素和科學的治療之外,建議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對于緩解更年期癥狀也有一定的作用。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均衡膳食:推薦每天4—5次進食水果和蔬菜,每日進食水果和蔬菜不少于250克;低脂飲食,每周兩次進食魚類食品;應限制攝入食鹽,低于6克/日;戒煙限酒,每天酒精的攝入量不超過20克;少喝咖啡因飲料,適量補充鈣質。
體育鍛煉:推薦每周不少于3次體育鍛煉,每次不少于30分鐘,強度達中等,以保持正常的體重非常重要。
保持心情舒暢:正確看待更年期,積極參加治療。另外,多參加文娛活動和社交活動,充實安排生活,通過有規律的生活調節身體和情緒,平安度過更年期。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