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有一半是吃出來的!這6種"垃圾"食物竟能防癌
在我們每天嚷著要“抗癌、防癌”的同時,你或許不知道,有些我們自認為好吃的食物其實就是導致癌癥的“根源”;相反,有些我們認為沒有用的食物才是抗癌“標兵”!
癌癥一半是吃出來的
許多癌癥患者不曾想到,自己的病是“吃”出來的。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越來越高,這其中有許多人是‘吃’出來的。可以這么說,人得癌癥,有一半因素與飲食習慣有關。下面,我們就介紹兩類容易致癌的食物
1、被霉菌污染的糧油及其制品
霉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它和某些癌癥的發生有關。黃曲霉素、青霉、毛霉等的代謝產物許多都是毒力強大的致癌物,其中最危險的是黃曲霉素B1。這些霉素主要和肝癌、腎腫瘤和結腸癌有關,比如黃曲霉素引起肝癌的能力比致癌物二甲基亞硝胺強數十倍。
黃曲霉素主要污染糧油及其制品。其中花生米、花生醬、花生油等被污染機會較多,其次大米、玉米也容易被污染。因此,建議家庭購糧一次不宜太多,食油也不宜放置過久,應隨購隨吃。對于變色、有沉淀物的花生油、豆油等應棄之不用,以防萬一。
2、蝦醬、酸菜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人有吃蝦醬、蝦油的習慣。蝦醬和蝦油的味道可刺激食欲,容易讓人吃上癮,但由于其中亞硝酸胺鹽含量高,經常吃也容易致癌。有一位來自江蘇的病人,全家人多年來保持著吃蝦醬的習慣,結果父親和兒子都得了肝癌。這與飲食中致癌物含量高密切相關。
還有,在太行山區,患食道癌的人特別多。有的人家被當地人稱為“癌戶”。這和當地長期吃酸菜的習慣有關。在太行山區,人們習慣腌制酸菜,而這一地區的土壤中亞硝酸胺鹽含量高。土壤影響水質,造成酸菜中的亞硝酸胺鹽含量高。吃多了這種酸菜,容易得食管癌、胃癌、賁門癌和肝癌等。有些人將吃不完的這種酸菜喂雞,甚至導致雞都得了食道癌。亞硝酸胺鹽能在人的胃中合成,多吃維生素C可以阻斷亞硝酸胺鹽的合成。所以,建議人們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這6種“垃圾”食物可防癌
1、橘絡
有些人吃橘子是會把橘子“脫光光”,你知道嗎?橘絡中含有一種名為“蘆丁”的維生素,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和密度,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防止毛細血管滲血,有助于減少高血壓病人發生腦溢血及糖尿病人發生視網膜出血。
2、豆腐渣
豆渣,膳食纖維、鈣等營養素含量高,低熱能、低脂肪,是抗癌、通便、降脂、降糖、減肥的新原料,可加雞蛋清、面粉、蔥花及調味料攪拌均勻后煎餅吃,對預防血黏度增高、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中風、腸癌等的發生都非常有利。
3、陳醋
用薏米和玉米作原料釀制的醋中,均發現了抗腫瘤的活性物質,具有抗癌作用。我國實踐證明,醋蛋液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含有多種維生素,能阻斷亞硝胺的形成,同時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因而有防癌效果。
4、茄子皮
很多人吃茄子喜歡把皮去掉,但是吃茄子建議不要去皮,它的價值就在皮里面,茄子皮里面含有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可幫助維生素C的代謝。有研究發現茄子皮抗癌活性最強,其效力甚至超過了抗癌藥物干擾素。
5、菜根
香菜根、芹菜根、蘿卜皮中都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可用鹽、醋、醬油、香料等制成泡菜,是降血壓、降血脂及預防便秘、結腸癌等疾病的理想食品。
6、魚鱗
營養學家發現,魚鱗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多種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尤以鈣、磷含量高,是特殊的保健品。可增強人的記憶力,延緩腦細胞衰老,預防高血壓及心臟病。此外,常吃魚鱗還能預防小兒佝僂病、老人骨質疏松與骨折。魚鱗中還含有較高的甲殼素,甲殼素的免疫強化作用有助于減少腫瘤細胞的傷害,及促進肝臟受損細胞新生與正常化,具無毒性抗癌效果。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