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節食也能減肥?吃對食物讓你快速瘦
現在大城市的女性 朋友們一想到減肥,多數都會采取節食減肥的策略,不吃、少吃或者干脆用蔬菜水果來代替主食,這種減肥方式雖然能有一定的減肥作用,但也只是一時的,節食減肥也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傷害,因此就算是想減肥也得吃飯,如果飯吃的合理,一樣能瘦下去。
不吃主食真能減肥嗎
人們認為主食會令人變胖,主要考慮到它的主要組成來源——碳水化合物。而紐約肥胖中心通過調查表明了影響體重的,最關鍵的是熱量,而不是碳水化合物。另外,如果長期不吃沒有碳水化合物,身體會去消化蛋白質,以此來產生能量,這就破壞了蛋白質原本在人體內承擔修補肌肉和身體其他組織的任務。體內的蛋白質不斷減少,也就是肌肉組織不斷減少,人體消耗熱量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弱,要想瘦下來就非常困難。
節食減肥的危害有哪些
1、體內蛋白質被消耗。營養吸收不足時,身體會優先消耗體內蛋白質而非脂肪!而蛋白質通常不會被完全分解,從而產生自由基!自由基絕對是人體疾病及衰老的罪魁禍首
2、基礎代謝率下降,成為易胖體質。長期節食會使我們身體缺乏營養,為了維持生命的正常活動,基礎代謝率會降低。這也是節食減肥遇到瓶頸的原因。
3、極易反彈的更高。大家都說越減越肥。其真相就是節食減肥帶來的這個“功效”。當達到瓶勁減不下來后,很多MM會自暴自棄,開始恢復正常飲食。而此時脂肪細胞由于長時間被抑制,就像緊繃的彈簧恢復了原來的彈性,加速成長及擴張。外加因為節食而低的可憐的基礎代謝率,使脂肪如雨后春筍般堆積起來。
4、優質蛋白不足。大家都知道,人體形成的基本單位是細胞,而細胞的形成主要成分則是蛋白質。既然每個器官都會涉及到蛋白質,那么當我們優質蛋白攝入不足的時候,便會影響整個身體的機能。皮膚變得暗沉、無光澤、易衰老(膠原蛋白流失);新陳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長痘(酶和激素不能充分生成);抵抗力下降(缺少抗體);缺乏嚴重者更會水腫(滲透壓無法調節)。
5、各種維生素不足。缺少維生素A容易引起腸胃及泌尿系統感染,甚至影響生殖系統。缺少維生素B會使降低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謝,易肥胖。缺少維生素會使膠原蛋白合成出現障礙,影響皮膚的彈性及光澤。身體排毒功能出現障礙,抵抗力明顯下降。
不節食該如何減肥
1、每日嚼嚼一身輕
據一項新研究發現,多嚼嚼無糖的口香糖,能提高新陳代謝,人也不易發胖。你也許不相信,一個人持續在一年內每天都嚼一顆無糖口香糖,可能輕輕松松減掉十幾公斤的脂肪。
2、 吃不吃很重要
研究顯示習慣出門后才吃早餐的人,變胖的機率比在家吃早餐的人要高出兩倍之多。所以,在家吃完早餐再出門,肥胖不會跟著來。
3、 慢慢吃,節制食
不管工作多繁忙,你都該空出一段時間享受真正的用餐樂趣,每餐至少用20分鐘,切忌一心多用,那只會讓你不知不覺吃得更多。
4、改變飲食順序
一般人喝湯、吃水果總是在已經吃飽的情況下,塞進嘴里的,這樣只會讓你的胃不斷撐大。請試著改變這種用餐習慣。應先吃生菜沙拉和水果、再喝湯,最后再吃正餐,就會少吃東西。
5、多吃這些食物,一樣瘦
蝦:市場上較為常見,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脂肪含量卻很低,每100g的熱量僅僅68卡。
魚肉:市場上較為常見,并且價格親民,富含優質蛋白,推薦日常實用的有草魚、鱸魚、巴沙魚、三文魚等。
對于肉類,我們不能一味敬而遠之,優質并且充足的蛋白質是保證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減肥的我們可以采用白灼、清蒸等方式使我們吃的變瘦,吃的營養。
玉米:玉米屬于粗糧,并且富含有膳食纖維,飽腹感很好。晚餐一節玉米,健康有不饑餓。
糙米:糙米是指稻谷脫去外保護皮層稻殼后的穎果,口感較粗,質地緊密,煮起來也比較費時,但其瘦身效果顯著。與普通精致白米相比,糙米維他命、礦物質與膳食纖維的含量更豐富,被視為是一種綠色的健康食品。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