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吃5天春筍飯后嘔出1斤血 這五類人少吃春筍
近日,媒體報道杭州一名中年女子,吃了一次春筍后開始拉黑便,之后繼續吃了幾天,竟突然嘔出一斤血來。
事件回顧
第一天,這名女子買了幾根春筍回家燒了碗腌肉燉春筍,一家人把這一大盆吃了個精光。第二天,她又燒了一大碗。第三天,她想著每天燒湯會膩,便弄了個油燜春筍。然后是第四天、第五天,他們家的飯桌上春筍就沒有斷過。而突然的嘔血就發生在第五天晚上。
其實,這位女患者自己跟醫生說,在吃了第一頓春筍后,第二天上廁所的時候,她看到自己的大便顏色有點變黑,可當時并沒有引起重視。后面幾天還照樣吃筍,大便的顏色都有點黑。而稍微有點醫學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大便顏色變黑,最大的可能就是消化道出血,因及早上醫院處理。她竟看到了也沒有在意,險些釀成大禍。
全家人都連著吃了五天的春筍,為何唯獨女主人發生消化道出血呢?經了解,這位女患者有消化道潰瘍病史,事實上發現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只是偶爾會有上腹痛痛,她就沒記在心上。殊不知,潰瘍的地方很容易變成出血點,要是出血量大的話,還可能危及生命。
春筍不宜多吃,每次五六片即可
中醫認為,春筍味甘性寒,屬于發物。發物是指富于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復發)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因此,吃的時候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天天吃,更不能頓頓吃。
春筍富含粗纖維,可以幫助食物消化,但由于它的纖維比芹菜等其他蔬菜要硬,相對難消化,吃多了,胃腸道受到刺激后,運動會加快,而出現不適感,當腸胃運動異常時,則會出現胃痛、胃脹,甚至胃出血等癥狀。吃春筍吃出毛病的,大多是因為一次吃得太多。
五類人少吃春筍
胃潰瘍等胃腸道功能紊亂者——平時一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胃痛、肚子痛的,要少吃,每次嘗嘗鮮就可以了;肝硬化者,尤其是食道靜脈曲張者,春筍中的大量粗纖維很容易擦傷腹壁或消化道,引起患者大出血。
大病初愈者——這類人消化功能較弱。
過敏體質者——如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不宜多吃。春筍屬于發物,是過敏體質者的禁忌,一吃有反應的,應馬上停止,但如果吃了沒有反應,可以適當少吃一點。
4歲以下小孩、剛生完孩子的產婦、老人——他們的腸胃功能相對較弱。4歲以下的孩子最好就不要吃了,他們消化吸收能力、咀嚼能力都較弱,很可能會直接吞下去。4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適當吃一些,但要比大人吃得少一點。
結石病人——春筍中的草酸容易和體內的鈣形成草酸鈣,加重結石患者病情。
春筍的兩種做法推薦
一、油燜春筍
原料:春筍、青椒
調料:醬油(生抽)、白糖、香油、雞粉、鹽少許。
做法:
1、春筍洗凈,去皮;筍肉切細條,(如果用袋裝的就方便多了,直接切條即可);青椒洗凈切成與春筍大小一致的細條。
2、將切好的春筍在沸水中焯一下取出。
3、炒鍋倒油燒熱,放入春筍翻炒,加醬油,白糖,開水,旺火燒開,小火燜10分鐘,待湯汁稠干時,下入青椒大火翻炒,加少許鹽,炒勻,出鍋前淋入香油即可。
貼士:燒筍時要加開水,如果加冷水,會使筍表面收縮,有損口感。
二、南乳春筍
原料:春筍300克、青蔥2根、姜絲適量。
調料:食用油2大勺、南乳汁2大勺、黃酒1大勺、鹽1小勺。
做法:
1、春筍去皮焯水后切成滾刀塊,用沸水煮15分鐘后盛出。(筍要先煮透再炒,煮的時候要敞開鍋蓋,水里放些黃酒和鹽,青蔥切3厘米的長段,姜切絲。)
2、鍋熱后放入食用油,油熱后放入姜絲烹香。
3、放入春筍塊大火燒兩三分鐘。
4、調入一小勺糖,嘗一下味道,味淡的話可以再調入適量的鹽。
5、臨出鍋前放入青蔥段翻炒均勻就可以盛出裝盤了。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