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缺奶或是氣血不足惹的禍 推薦8個營養食譜
女性產后很容易出現氣血不足,那么,女性產后氣血不足的表現有哪些?產后氣血不足該如何調理?
產后氣血不足的表現
產后發熱:產后發熱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分娩時失血耗氣,正氣虧損,表現為產后低熱不退或夜熱早涼,眩暈,失眠,盜汗,手腳心熱,面色蒼白,舌淡,脈細數等癥狀。若是由于氣血虧虛所引起的產后發熱,應服用如八珍湯等養血清熱、補氣血、調營衛的食物。
產后腹痛:產后腹痛可由血虛或血瘀引起。若是血虛者,緣于素體虛弱,氣血不足,因產重虛,復因產后失血過多,沖任血虛,胞脈失養。通常表現為產后小腹隱痛或綿綿作痛,持續不解。惡露量少,色淡,質稀。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大便干結,胃納欠佳。舌淡苔白,脈細弱。可以食用赤豆鯉魚等食物來進行補血理氣止痛。
產后身痛:主要是由于產后氣血虧虛,經脈失養或素體腎虧,胞脈失養,以及產后營衛失調,腠理不密,感受風寒濕邪,使氣血運行受阻所致。通常表現為通身關節疼痛,肢體酸楚、麻木,面色萎黃,肌膚不澤,頭暈心悸,氣短懶言。舌淡紅,脈細無力。此時可用黃芪五物湯加減進行補氣養血,溫經通脈。
產后惡露不絕:中醫學認為惡露為血所化,產后氣血兩虛或瘀血停留,均可導致惡露不斷。若是氣血虧虛而言產婦體質素弱,氣陰不足,產時失血耗氣,正氣愈虛或產后操勞過早,勞倦傷脾,氣虛下陷,不能攝血都會引起產后惡露不絕。主要表現為產后惡露過期不止,量多,色淡紅,質稀,無臭味,精神倦怠,四肢無力,氣短懶言,小腹空墜,面色觥白,舌淡,苔薄白,脈緩弱。可服用補中益氣湯加阿膠、艾葉、烏賊骨來益氣攝血。
缺乳:缺乳可由氣血虛弱或肝郁氣滯所引起,若是素體氣血虛弱,復因產時失血耗氣,氣血虧虛,或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以致氣血虛弱無以化乳,則產后乳汁甚少或全無。主要表現為產后乳少,甚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脹滿感,神倦食少,面色無華,舌淡,苔少,脈細弱。可用雞、肉、骨頭、魚類等熬湯飲用促進乳汁分泌。
除上述所說的產后氣血不足的表現外,產后小便不通、大便不通,產后自汗、盜汗,產后乳汁自出都屬于產后氣血兩虛的癥狀。若出現上述癥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飲食調養。
產后氣血不足吃什么
1、黃芪桂圓童子雞
原料:公童子雞1只約1000克,黃芪3~6克,桂圓50克,水發香菇20克,冬筍20克,鮮姜、醋、香油、醬油、鹽、味精、料酒各適量,水淀粉少許。
做法:將雞處理干凈后,放沸水鍋中煮至七成熟時撈出(雞湯留用),剁成長方形塊,姜切末。炒鍋燒熱,放油30克,姜末下鍋后,稍煸,放入料酒、醬油,添入雞湯(沒過雞塊一指為宜)。雞塊、黃芪、桂圓等下鍋,燒開,改用小火慢煨,待雞塊燒爛,放入味精,勾入少許水淀粉,把醋、香油、枸杞子加入鍋中調勻即可。
功效:此藥膳適用于剛生產后氣虛、血虛、氣衰的產婦。對氣虛、體弱的老人也有補益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大棗豬腳花生湯
原料:豬腳1只,花生250克,黃耆100克,米酒2瓶,紅棗150克,當歸20克。
做法:將豬腳切成塊狀,先以滾水川燙,撈出后再浸泡于冷水中。花生浸泡于冷水中4小時,再入鍋煮至略軟。將豬腳、黃耆、紅棗及花生同時放入燉鍋中,并且加入米酒及水,蓋過所有材料。燉至花生及豬腳熟爛,再加入當歸燜煮五分鐘即可。
功效:大棗豬腳花生湯適合產婦產后催乳和補充蛋白質,手術者可加入苦茶油伴炒材料,但不加酒,再視傷口愈何情況考慮食用。
3、黑糯米酒紅糖煮雞蛋
原料:黑糯米酒2匙,雞蛋1顆,紅糖適量。
做法:將黑糯米酒放入煲里,加清水1碗。煮滾后10分鐘將雞蛋打破去殼,放入煲里,再加入紅糖,煮至糖溶解即可食用。
功效:可為產婦補血補氣,散寒驅淤,適合于任何體質的產婦食用。(喝紅糖水最好不要超過10天,以免增加血性惡露,并在夏天會使產婦出汗更多,造成體內少鹽。)
4、豬蹄粥
原料:豬蹄1只、通草3克、漏蘆10克、粳米100克、蔥白、味精、精鹽各適量。
做法:直接把豬蹄去毛,清洗干凈,直接剁成小塊。通草、漏蘆清洗干凈,直接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開始熬煮,剩下汁液即可。鍋置火上,放入清洗好的豬蹄塊、藥汁、粳米、蔥白,加入適量清水一起慢慢熬煮,加入味精、精鹽即可食用。
功效:豬蹄粥,不僅擁有催乳、補血的功效,而且對于女性產后氣血不足很有效果,堅持每日1劑,連食3-5日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5、人參黃精豬蹄湯
原料:人參6克,黃精20克,通草5克,豬蹄250克,花生米30克,紅棗20克。
做法:將豬蹄洗凈切塊,人參、黃精、通草、花生米等一并洗凈,紅棗去核,共放入沙鍋中。加鹽、料酒、姜片、蔥段、水適量,文火煮2~3小時,加味精調和后,即可喝湯,并吃豬蹄、人參、花生米、紅棗等。
功效:補氣養血,充乳通絡。本膳用人參,補元氣;黃精,益腎填精;紅棗,健脾和中;豬蹄,含大量膠蛋白和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通草,順氣通絡而增乳;花生米,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適用于氣血不足的產后缺乳癥。
6、栗子黃燜雞
原料:小公雞一只,栗子。鹽、料酒、白糖、蔥段、姜片各適量,淀粉,高湯,花生油。
做法:將殺好的小公雞洗凈,剁成4厘米見方的塊狀,用開水焯一下,撈出洗凈備用。剝去栗子外皮,洗凈備用。鍋里加油,油熱后下雞塊炒出香味盛出,鍋留底油下蔥姜稍炒,再下雞塊及湯,加調料調好顏色及口味,以中火煮25分鐘,燒煮過程中放入栗子,待雞熟汁濃時起鍋,挑去蔥、姜,用濕淀粉勾芡,盛盤即可食用。
功效:栗子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等作用,與具有生精養血、培補五臟的肉雞相搭配,補而不膩。栗子還能促進惡露排出及子宮復舊。
7、鲇魚雞蛋羹
原料:大鲇魚1尾,雞蛋2個,蔥花、姜末、精鹽、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直接把鲇魚去除內臟,然后清洗干凈備用。鍋置火上,放入鯰魚,加入適量清水慢慢煮熟,臥雞蛋2個,依次加入佐料,蔥、姜、精鹽、味精、香油等。
功效:此款羹湯味道鮮美,而且還有很強的通乳功效,對于女性在生產后的氣血虧虛、補血很有幫助。
8、紅棗布丁
原料:鮮牛奶250克、紅棗100克。白糖、蜂蜜、瓊脂各適量。
做法:紅棗洗凈,煮爛,去皮、核,湯汁留用。瓊脂用涼水泡軟,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后,上火微煮成瓊脂液稍涼待用。將白糖、蜂蜜、瓊脂液放入紅棗汁中小火煮開,再加入鮮牛奶和棗肉,邊煮邊不停攪拌直至煮開。倒入布丁模(可用上大下小的瓷茶杯代替)中,冷卻后放入冰箱凝固即可。
功效:牛奶、紅棗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是產婦補血及促進乳汁分泌的必備之品。
最后提醒,產后補血不能靠大量喝湯,喝湯要適量,一天喝2~3碗就足夠,可多選擇帶湯的菜肴,如魚湯、去皮雞湯、羊肉湯、牛肉湯、瘦肉湯、雞蛋湯等,既可補充水分,又可攝入營養,還能促進乳汁分泌,保證母乳喂養的順利進行。另外適當進食一些如阿膠、紅棗、紅糖、豬肝、豬腰等對補血很有療效,坐月子期間可吃3~5次。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