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溫泉的幾個認識誤區
泡溫泉的幾個認識誤區
1、不是熱水都能稱為“溫泉”
目前各地大大小小溫泉很多,“假溫泉”之說也很多。陳秀華說,并非“一汪熱水”就有保健作用。我國的《醫療礦泉分類的標準》規定,含有一定濃度的礦物質(每升水含可溶性固體1克以上),含有特殊的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氡等),以及含有一定量的化學成分(如鐵、溴、氟等)的溫泉,才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
部分“假溫泉”的水源是來自山泉水或者地下水,用這種水源燒開的溫泉水或許還含有較豐富的礦物質,還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當然也要分析水中礦物質的含量及成分。還有的酒店只是單純把自來水燒開當作溫泉水,這類的假溫泉沒有保健作用,只是泡溫水澡,頂多能舒解壓力釋放疲勞而已。
2、泡得越久,保健效果越佳
泡溫泉的時間不宜過長。泡的時間能多長要看水的溫度。34℃~36℃是微溫浴,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能平緩情緒;37℃~38℃是溫浴,能緩解血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皮膚緊張;39℃~42℃是高溫浴,能改善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泡溫泉的時間以每次10~20分鐘為宜,若是34℃~36℃的微溫浴時間可稍長些,高溫浴就絕對不宜超長。
3、并非所有感冒泡泡就好
許多人認為,如果感冒了,泡泡溫泉利用溫泉的溫度可以幫助康復,是這樣嗎?如果你感冒的癥狀為鼻塞流清涕、食欲減退、腹滿易飽脹等特征,泡溫泉確實有一定的康復作用。但如果你有容易疲倦氣短乏力,動則氣喘,則屬于氣虛者,并不適合泡溫泉。
4、酒后入浴易頭暈
上溫泉度假村旅游,有的人喝完酒后再泡溫泉,但并不合適。因為溫泉的溫熱作用會使得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心臟負荷過重,站立時大腦的血液較少,喝酒過多的易引起頭暈,發生摔倒的意外。飽食后也存在這個問題。溫泉的熱度會刺激血液不斷往皮膚表面集中,抑制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抑制食欲中樞。建議大家飯前30分鐘和飯后一小時最好別泡溫泉。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