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陽虛體質的中藥調理方法
1、心陽虛
【癥狀表現】表現為心悸、氣短(活動時加?。┳院埂⑿貝灢皇婊蛲?;面色蒼白、體倦乏力、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舌質淡、舌體胖嫩、苔白、脈虛欲絕等。
【病因】指由發汗、瀉下太過,或勞心過度、心氣耗損或年老臟氣日衰、病后體虛所致心氣虛,進一步發展為心陽虛。
【調理方劑】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加附子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桂枝9克(去皮),芍藥9克,甘草9克(炎),生姜9克(切),大棗3枚(擘),附子6克(炮)。
【用法】上6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100毫升,溫服。
【功效】適用于發汗大過,遂致汗出不止,惡風,小便難,四肢拘急,難以屈伸者。
2、脾陽虛
【癥狀表現】脘腹疼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喜熱飲、大便清稀、倦怠神疲、納食減少;或泛吐清涎、或水腫、或婦女白帶量多而清??;舌淡胖或有牙痕、苔白滑、脈沉弱。
【病因】本證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來,也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因寒涼藥物太過,損傷脾陽,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調理方劑】理中湯。
理中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人參6克(現用黨參),干姜9克,炙甘草6克,白術12克。
【用法】上藥切碎。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溫服200毫升,每日3劑。
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溫,勿揭衣被。
【加減】如泄瀉較頻,方中白術改用土炒,以增加澀腸止瀉的作用。如虛寒較甚,而見,面色蒼白,手足不溫,或昏睡露睛,可加熟附子,以加強溫陽祛寒之力,名附子理中丸,或再加肉桂,名附桂理中丸,其補陽祛寒之力更大。
【功效】脾胃虛寒證,自利不渴,嘔吐腹痛,腹滿不食及中寒霍亂,陽虛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虛證,胸痛徹背,倦怠少氣,四肢不溫?,F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竇炎,潰瘍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