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注重疏肝養心 多食清熱生津的食物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世家 副主任中醫師 鄧聰
端午過后,天氣異常悶熱。夏季屬火,其性熱,通于心,主長養,暑邪當令。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鄧聰副主任中醫師表示,中醫講究天人相應、順時養生。專家指出,夏季多陽光,不要厭惡日長天熱,要適當活動,夏季養生主要在疏肝養心,清熱消暑,增酸減苦。
夏季養生,注重疏肝養心
鄧聰副主任中醫師表示,夏季養生要使志無怒,疏肝養心。一方面,“夏氣與心氣相通”,炎熱的夏季極易擾動人的心神,出現煩躁不安、心緒不寧;另一方面,肝在志為怒,憤怒時肝氣亢盛,“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屬火的心氣也會隨著屬木的肝氣而充盛,使“通于夏氣”已十分旺盛的心氣“太過”。
因此,夏季要注意精神的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安閑自樂。同時,“心主血脈”,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防止發火生氣引起血壓升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夏季中午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是手少陰心經循行的時間(11~13時),心經氣血最旺,“壯火食氣”,此時心氣容易耗傷,故因午休養心,午休時間以0.5~1小時為宜。
此外,夏季應順勢利導,注意養護陽氣,切勿損傷陽氣。避免炎暑盛夏的“貪涼壞習慣”,如過吃生冷,吹空調過冷過久,睡地板等都會使寒邪進入體內損傷陽氣。夏季適當常飲姜茶/湯就可很好的祛除體內寒氣達到養陽的目的。
多食清熱生津的食物
夏季暑邪當令,機體出汗多,“汗為心液”,容易耗損人體心陰,導致耗氣傷津,出現身體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口干咽燥等癥狀。可適當多吃養陰清熱生津的食材,如蓮子、百合、西洋參(花旗參)、太子參、沙參、玉竹、麥冬、石斛、銀耳、雪梨等。
同時,入夏后人體臟腑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酸入肝、苦入心,故宜采取增酸減苦的飲食原則,可適當多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酸性收澀,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此外,中醫認為“暑多夾濕”,夏天不僅氣候炎熱,而且雨水較多,尤其南方潮濕氣勝,可適當多吃清熱消暑、健脾利濕的食材,如赤小豆、扁豆、薏米、芡實、淮山、茯苓、白術、蒼術、蘆根、竹葉、荷葉、西瓜等。
夏季湯水推薦
1、扁赤小豆節瓜湯
材料:炒扁豆50g,赤小豆50g,節瓜1斤,田雞4只或瘦肉4兩,陳皮1角,幼鹽少許。
方法:炒扁豆、赤小豆、陳皮分別清水洗凈放入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加入已去皮切塊的節瓜、劏洗干凈的田雞或瘦肉,改中火繼續煲一個半小時左右,加鹽即可飲用。
功效:有健脾祛濕、清熱解暑的作用。適用于夏日精神疲乏,手腳無力,食欲不振,小便不暢。
禁忌:腎氣虛、小便頻密之人不宜多飲用。
2、云苓白術鯽魚湯
材料:云苓50g,白術15g,鯽魚1條(1斤左右),陳皮1角,幼鹽少許。
方法:云苓、白術、陳皮分別清水洗凈放入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加入已劏洗干凈預先煎香兩面的鯽魚,改中火繼續煲一個半小時左右,加鹽即可飲用。
功效:有健脾、益氣、祛濕的作用。適用于夏天內濕結滯,精神疲倦,頭目重墜,胃口欠佳,口淡無味。
禁忌:身體燥熱發燒之人不宜多飲用。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通訊員:黃月星)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